分卷阅读166(2/2)

    小江接话:“蔺哥又识字又聪明,脑子转的还快,我们拍马都赶不上。”

    小河虽然沉默,还是松了一口,他也实在受不了路上的日子,只能一直赶车一直前进,偶尔吃饭时,蔺哥总是鼓励他们,让他们再坚持一下。

    工人抱怨着他们的包装比别家的复杂多费功夫,蔺洵笑道:“我爹说过,商人卖东西如果不想损失名气,宁愿销毁也不能卖出去,百年招牌树立难,而毁坏只需要十天。这话我一直记着,就是赔钱也不能让货物出问题。”

    蔺洵说的话让工人心有戚戚,他们虽然是帮工,也看过多少茶庄一点一滴累积名声,最后被不合适的继承人一朝毁掉。

    蔺洵于是找了小江跟小河商量,看他们是打算把货物批发出售还是零卖。零卖的话耽误时间肯定赶不回过来,但是利润会少四分之一,如果批发,顶多十多天就能卖完,收拾收拾买点特产赶回家还来得及。

    小江跟小河也比他想的更能干,没多久就把茶叶销售一空,点算银子时,硬是吓一跳。

    “不会才要学啊,难道我还能一生下就会认字?还不是后头慢慢学的,我比你们大两岁,也就多学两年,你们用三年四年还能追不上吗?”蔺洵厚着脸皮说。

    “我平时就是喜欢琢磨,加上爱看书而已,你们两要是也能跟着我一起看,做这点还不是手到擒来?”蔺洵一直有意想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等到他们都成年后,自然要分开三路去寻找商机,到时两人都不敢单独出门,那还怎么搞?

    小江一听乐了,半年前他还在满村里乱跑,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人竟然能够变这么快!

    这才一月半的时间,小江觉得自己成长的地方实在太多,他不光学会看地图,判断天气阴晴,还会见人说话,但等真的看到界碑时,还是嗷一声的想哭,太难了!这种日子他居然熬了过来。

    等到茶叶装好了三大车,蔺洵用油布又盖了三层,保证不受被风雨淋湿。

    “我明白,蔺哥懂的真多。”小江感叹着。

    “我也不是全知全能啊,还不是一边打听一边猜测。”蔺洵笑了笑,“这家规模不大不小,刚合适。太大的茶庄轮不上我们,太小的品控做的不好,茶叶一批好一批坏,容易坏了我们积累下来的名气,对做长期生意的不太好。”

    他的一切梦想,都能够实现了!

    劳累一年,大家都想回去跟家人团聚。

    小河跟小江赶车不太熟练,就走在前头,三人慢悠悠的上了官道。如果走到不熟悉的地方,蔺洵就走在前头,看地图和跟人打听,风餐露宿都不足以形容其中的辛苦。每天趁着天色尚好就要抓紧赶路,如果错过客栈和村庄,就要露宿在树下,有一回还碰到野猪,幸好野猪看到点燃的火把,慢吞吞走远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品控是什么意思?”小江好奇追问。

    小江扳着手指头算,呼吸还是忍不住一窒。三百两翻三倍是九百,九百翻三倍就是,就是两千七!

    “别激动,咱们要把这些银子兑换成银票,然后带回去,下次本钱就多了,能够再翻一翻。”

    意见一致,蔺洵就让他们去找城内的杂货铺卖货,他们自己有售卖渠道,遇到便宜好货一家吃下几百上千斤,酒楼茶馆再来些,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卖,少了利润也省了事。

    “翻了三倍!”小河数了三遍,还是那个数字,他咽下口水,虽然还是紧张,却比当时拿着五百两时好的多。

    小江嗷一声扑进碎银子堆里,拿脑袋蹭了蹭,虽然硌得慌,但那时银子哎!白花花亮闪闪的银子!足够买好几亩水田,盖一间大屋子!

    茶叶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每一季的茶叶滋味不同,最受欢迎的还数春茶,他们现在赶过来,刚好碰到气味平和的秋茶,幸好他们也不挑,好生的买了几千斤。

    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但面前的银子还是让人很激动,蔺洵正在点算整理打算去换成银票,小江跟小河对视一眼,突然一起开口:“蔺哥,我们有话说。”

    “打个比方,咱们一起卖凉面时,都是卖出去无数份的熟手,味道有区别,但是不大,一般人甚至尝不出来,要是这时换一个新手来拌面,就一会儿咸一会儿淡,路过的客人买到味道不对劲的面,就会觉得品质不稳定,自然会避开这家。而店家控制味道稳定在一个区间,就是品控。”世上的确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件东西,但是控制在八九不离十还是可以的。

    “茶庄不都是差不多吗?想去哪家就去哪家。”小江大大咧咧,并不是很明白其他关窍。

    “辛苦各位了,等下请大家吃点心。”

    想到秋天雨水也多,蔺洵派小江跟小河分别去看着工人包装,一定要在外边多装吸潮的东西,免得茶叶还没送到,先被湿气打湿了。

    万幸现在朝代太平,他们运气也好一直走官道,并没有碰到劫匪山盗什么的,花了一月半时间,终于赶到边关。

    屋内的两人激动的能晕过去,蔺洵不得不先给他们泼冷水,“好啦好啦,你们忘了两个问题,茶叶运送多了,价格会降,虽然茶叶消耗的快,但又不是大米顿顿都来,消耗量是有一个固定数的。”

    要是多干几次,他是不是要成为富翁了?!

    蔺洵又是勉励又是劝说,终于说的两人重振信心,第二日就去茶庄定茶叶。

    他们都同意早点回家,从来没出门这么久过。

    而蔺洵交了通关文牒,就进了城,他找人打听了时间,现在已经是十月末,再有两月就是春节,按照习俗,现在也差不多是最后一批进城的商人,卖光身边的货物就要赶着回家。

    “再说了,你们别觉得自己笨学不会,用着用着就记在脑子里,想想你们现在认识多少字?都能简单的看账本是不是?要是放在半年之前,你们能想象自己现在的样子吗?”

    “我也不懂,都听蔺哥的。”小河也这么讲。

    “再者,咱们只有三个人赶马车,每次马车的载量有限,其实翻不了多少。”他们还是小打小闹了,其他的人并没那么可靠,如果起了歹心路上使坏,多余的银子都能亏进去。

    现在可算是到了!

    小河先摇摇头,“我们不行的。”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