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2/2)

    杨氏看似默不作声,其实吃的比蔺静还多,她一抹嘴,这个生意做得!

    蔺静忙着揉面,她想今天干脆就不做晚饭吃面好了,揉够了三人的分量,就看弟弟还在慢腾腾的切面,她奇道:“拉面不会吗?”

    “骗你们干嘛?先尝尝味道,觉得怎么样?”蔺洵一人分了一点,分别推到杨氏跟蔺静面前,蔺静很给面子的取出筷子,心想弟弟第一次做的东西,就算难以下咽也要找出优点夸一夸,免得打击到他的自信。

    “总共就只做了这点啊!揉面可是辛苦活儿!”蔺洵把碗收起来叠好,重新放置到旁边。

    第二百零九章 孝子贤孙(六)

    既然要做生意,不可能不让家里人知道,蔺洵只能用实际的面条来说服他们。

    蔺洵得意一笑,“我看娘平时做饭,都是扔几个辣椒进去爆香,我想,如果在磨碎之后用油泡一泡呢?是不是会更香?香料都喜欢磨碎,调料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怎么想要要研磨成这样?我闻着好像处理过,用的什么手法?”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当然不能反驳,蔺洵又让小江把剩下的面条揉出来,给小河带回去让他姐姐试吃,他自己也要带两份回家去。

    “你们都能这么想,那我也就放心,既然要做生意就好好做,不许半途而废说什么累的。”蔺洵信奉先说断后不乱的道理,“以后做生意,我们三人出同样的力分同样的钱,也要记一下账。”说道记账,他又想起一事:“对了,我还得抽空教你们认字,免得以后被糊弄过去。”

    “这是调味料,碾碎的,这是花椒末,这是辣椒末...”蔺洵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杨氏沉思,

    杨氏好奇的指着碗里残留的碎末:“这是什么?”

    最重要的,孩子居然有了主动上进的心思,难道还不该鼓励吗?想到这里,杨氏试探着:“本钱还够吗?”

    “怎么才这点?”

    不管怎么说,这两小孩都是十年的交情,原身跟村里的小孩玩不到一块儿去,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当时刚好碰到落单的小江,小江是孤儿不受待见,小河则是家里只有姐姐一个亲人,三个孤燕凑到一起,反而成了新的团队。

    杨氏有心提醒,就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蔺洵听完一怔,“娘说的有道理,我明天就找小江小河他们说明白。”

    “咱们当初不是说好有福同享吗?出个方子算什么?以后你们要是有更棒的意见又该怎么算?所以平分最公平。”看他们还要说话,蔺洵干脆道:“是不是不认我当哥了?”

    “我觉得蔺哥说的挺好的,咱们是该想想以后干点什么。”

    杨氏也满足的放下碗,好奇的看着孩子。

    小河也放下碗,“对。”他要是没出息,以后还怎么照顾姐姐?

    杨氏沉思,“好像是歪理,想想又觉得是这么回事。”

    小江默默放下饭碗,心头翻涌起感动,从来没有人替他考虑这么多,还肯细细分辨说给他听,大家都喜欢嘲笑他是个孤儿,也只有蔺哥不嫌弃,做什么都带上他,想着想着,眼眶子泛湿。

    “这真是你做的?”杨氏捧着小半碗的面条,半信半疑,要知道在家时,小寻那是什么都不干,能够负责烧个热水就不错了,还能指望其他吗?

    蔺洵想着想着,人就开始犯迷糊,眼皮子粘起来快要睁不开,正在收拾绣线的蔺静跟杨氏对视一眼,连忙催他,“赶紧洗完脸去睡,厨房里有热水。”

    “这就对了,娘不是教你长心眼,丑话说在前头,可比一团和气要有用的多,凡事靠情分维系,最后也容易败在情分上。”杨氏赞许不已。

    蔺静偷笑,自己拿过一块面团,快速的开始扯起来,她手法娴熟,很快就把面团变成了一根根大小均匀的面条,撒了一点粉放在旁边,就看到弟弟闷不吭声还是照样把面条拿起来放到热水锅里煮。

    小江小河面面相觑,分同样的钱?大头都是蔺哥出的,方子也是他出的,钱也该拿大头啊。

    面条在锅里滚了几滚,浮起来时就是煮好了,现在需要扔进凉水里浸泡增加弹性,过三遍凉水面条就算好了,加上配菜和新制的辣椒油,蔺静吃的头都不愿意抬,一连干了两碗。

    “痛快!”蔺静这才把脑袋抬起来,大呼过瘾。她还没吃的这么爽快过!

    但面条真的送进嘴里,一股说不出的鲜辣气息在舌尖上蹦跶,酸味又总和了这种辣味,两种味道交织,形成独特的香气,在嘴里翻滚,蔺静又夹了一筷子,三两下就把碗里的吃光,还意犹未尽。

    “够了,也就是买面粉调料花钱,我打算跟小江小河他们一起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切面更好吃!”蔺洵不会拉面,势要守护自己最后的倔强。

    “闻着是比一般的辣子香。”蔺静也是这么说。她们还让蔺洵现场去厨房里演示一番,家里还有黄瓜,他特意搭配了一点黄瓜丝,为了切的好看放慢了手速。

    杨氏有些犹豫,有心想提醒孩子,跟好友做生意有利有弊,凡事丑话都要说在前头。世上人常说,别跟朋友搭伙做生意,因为最后生意垮了,朋友也没了。就是指常常因为利益不均反而闹的关系很好的朋友散伙。杨氏觉得这话只能算是说对一半,的确朋友间很容易因为利益闹翻,但做生意又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不还是要找人搭伙吗?既然找人搭伙,做生就不如做熟。只要事先把权利和义务,还有利益分配说明白,落到白纸黑字上,搭伙也未尝不可。

    蔺静吃完后忙着收拾碗筷,蔺洵跟着一起收拾好东西,然后母女两收拾白天的刺绣,蔺洵托腮看着。现在看,杨氏是个明理又有智慧的母亲,对孩子也不是一味溺爱,怎么最后闹的孩子成了那么纨绔又胡闹的样子的?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