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2/2)
“大老爷说,成年的木材看着才像样,小树苗长的慢。”
老大送了木材,老三听说后紧随其后,立马也寻了好几条锦鲤送来,说是锦鲤带旺,但荷花塘已经养不下这几条娇贵的锦鲤,只能另寻一个大肚青花缸养着。
淑慧说到做到,不仅是自家梅园的老桩,还托人寻摸别的品种送来,弄的繁花锦簇,就等着冬日里一片灿烂。
不是又是那人吧?不是已经一年多没联系他了吗?
幸好府上一直养着大夫,来的很快,告诉大夫人老爷这是一时气急攻心然后闭气,扎过针就好了,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开几幅药养养。
大夫人自然要求个心安,让人抓了药在院子里熬,嗅着苦涩的药味,老大悠悠醒转,一醒来立刻专注大夫人的手,“信呢!信放在哪里?”
大夫人把东西放到书架上,用几本书压住,这才奔到塌前看老爷,只见老爷双目紧闭脸色煞白,也不知道是为何。
每次累到头晕目眩时,老三就把那张产业单子翻出来瞧,一样样数过去,那是多少东西啊!马上就能跟打鸡血一样振奋起来。
老三劝过几次,说留在家里多好,要让儿孙们尽尽孝,蔺洵一句话堵回去:“尽孝还是给你们收拾烂摊子啊?就让我松快两年得了!”
退休计划如火如荼进行中,而蔺洵也终于拿到了皇帝批复同意的奏折,他不仅同意了,还给加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以作抚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单子就像吊在驴鼻子前面的萝卜,嗅一嗅就能让驴动一动。
“姑太太让一让,又有新的花木送来。”仆人实在不好意思的催促,因为两位主家在原地占了太久,他们还要抬放木桩,然后放进去。
老三拿出当年靠科举的架势,把正本书放在床边,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来背,不仅是他,还督促儿子一起,毕竟爹的要求是一房两个人都要过关。
“各个行业都能这么做,天下安居乐业矣!”
“研究研究也无所谓,要是能成功,也算是给平民百姓增加一个收入途径,哪怕每年多收几十条鱼也可以,而鱼多了价格就会便宜下来,所有人都吃得起。”
而府上已经把他惯用的东西挪去,只等着正式退休,就搬到庄子上住。
“老三要是真有孝心,说说书背到什么程度了?老五可是已经通过我的考验喽!”
老三拿着被批改后红彤彤一片的卷纸,回去继续背。他倒霉的模样很快就传到老大耳朵里,老大差点笑岔气,这倒霉老三终于也吃亏了!好像自己也没那么悲催嘛!
虽然皇帝还没大婚,太子更不知道在那旮旯待着。
“是嘛?我瞧瞧。”老大接过匣子,匣子上面还有一张封条,不仅是封条,打开后信封还带着火漆,这么机密的手法,顿时让老大心里一突。
老三瞪眼,老五这个心机的!竟然悄悄地已经通过考验拿到产业了!他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觉得自己坚决不能落到最后一个!
上面不仅有各种律法的条文,还有稀奇古怪的案例,更重要的是,足足七八张!答的老三头秃,条文还好,案例他是一个都答不上来。
淑慧突然想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她想更详细的记录下来。
淑慧就偷笑:“大哥还学会悄悄地讨好亲爹了!我也该学学!”她思考后就说:“我家的梅园也是有名的,当初花了大价钱收购各种品种,我给爹都送来,重新布置一个梅园!”
该交接的事情已经说了清楚,蔺洵还告诉三位新人庄子的位置,邀请他们有空来闲玩,三位宰辅连忙答应下来,心想哪怕再忙也要抽空去几次,以表亲近。
“老爷?老爷?快叫大夫来啊,老爷晕倒了!”大夫人连忙扶住他,屋外进来几个小丫头先把人抬到塌上,然后等着大夫来。
正在这时,大夫人捧着一个匣子进来,“老爷,这时门房那边传给你的匣子,说要让你亲自打开。”
“等等,这不是红豆木?我没让买这种树木吧?”蔺洵转过来问刚才发话的仆人,仆人连忙回答:“这是大老爷送来的,大老爷说跟老太爷讲过的。”
还有,为什么所有的罪犯都叫张三啊!爹是不是对他有意见?!
老大急急拆掉信件,一目十行看完后,手中信纸不由得飘落,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人急急地往下倒。
“拿回去重背,连及格线都没到,记性真不好。”
“红豆木的确长的慢,老大有心。”蔺洵上前摸了摸树皮,快三十年的木头,确实比小树苗更有气势,直溜溜的。
老三使出这么大力气也不是白花的,他自觉背的纯熟,就让爹放心大胆的考他。本以为是简单的抽背,结果爹从匣子里取出七八张卷纸来,“写吧。”
蔺洵拉了拉淑慧,就看到仆人们五人小心抬起两颗七八米高的树木,挪进之前挖好的深坑里,再小心培土。
淑慧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看,这是一个多么心怀高远的人!居江湖之远忧其民,她似乎要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
大夫人一看老爷是看完信件之后才晕倒的,自己就先去收拾信件,她也看完了这上面没写什么东西啊!但这东西是老爷晕倒的罪魁祸首,一定得先收拾好。
“好像有这么一回事。老大怎么想起买成年的木材?要买也是买小树苗啊!”
好不容易写完七八张纸,蔺洵现场批改,最后给他评了一个不及格。
“这可是你说的,我等着看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