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8(1/2)
“红裳不是斥候!”穆征衣气得话都说不清了:“她去斥候营就是为了……总之……”
“从今日起,红裳就是斥候。”安国公板着脸答道:“斥候营总教官找我说了几次,说红裳是他这些年见过的训练成绩最优秀的。他是红裳是天生斥候,我相信总教官的判断。”
“她是女孩子!”穆征衣简直七窍生烟:“大伯!您怎能让一个女孩子去当斥候。”
“她是我女儿!我说了算!”安国公的嗓门也提高了:“征衣,你很清楚,一个好斥候对于军中来说有多重要。既然红裳可以做个优秀的斥候,所以我给总教官下了令,让他尽快将红裳磨出来。最好能尽快用上,越快越好,不要浪费了。战局如此,北境四处皆是战场,到处都是戎狄人的行营,我们的斥候早就不够用了。”
“可是……”穆征衣脸都青了,还想继续争辩,但被安国公极为强势地打断了:“没有可是。征衣,我问你,若是今日你战死沙场,为国尽忠,你可有怨。”
“我自然没有怨,只是觉得对不起兰儿。”穆征衣压着火气答道:“但红裳不是我。我是男人。”
“红裳也姓穆。”安国公转身就走,准备不再搭理穆征衣:“这事就这样,我决定了。等红裳在斥候训练营结束训练之后,立刻调去秦将军麾下,做斥候。”
“不行!”穆征衣铁青着脸一把扯住了安国公的衣袖:“大伯!不行!若是您一定要让红裳当斥候,那您将她调给我。我们骁骑营也需要斥候。”
“斥候如何分派,要看秦将军调度。”安国公冷着脸答道:“他才是内行。好斥候要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大伯,你知道的,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穆征衣答道。
“若是红裳真如斥候总教官所言,能够成为优秀的斥候,那她无需你担心。”安国公直接甩开了穆征衣的手。
“国公爷,敢问老衲的徒弟往哪个方向去了?”旁听了半日的老和尚慧明突然开口问道:“老衲答应过穆老夫人,徒弟在哪,老衲就在哪,老衲去找她。”
“大师,您不要出城了。”安国公答道:“我知道您对我母亲有承诺,但此一时彼一时。红裳是军人,她须得经历磨炼,才能成长。您不能一直护着她。”
“但是……”慧明还想要再说什么,安国公朝他笑笑,打断了他的话。
“大师,此事您就听我的。”安国公这样说道:“这并不算是破坏您与母亲的承诺。您在燕州,已经算是红裳走到哪您跟到哪了。以往我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嫁个好人家,平平安安的,所以自然愿意将她护得周全。而现在不一样了,既然她一心要从军,也有这个能力,那我需要她尽快成长成合格的军人,能够为军中效力。”
“大伯,您可想过以后。”穆征衣态度有些咄咄逼人地问道:“您真打算让红裳做斥候,那她可就被绑住了,三年五载怕是都无法回京。哪怕京中局势好转,皇上不再需要她这个女将军,她也无法随随便便离开北境。”
“征衣,”安国公转身一脸严肃地望着侄子:“若是不能打退戎狄人,我们哪来的以后?”
穆征衣不说话了。安国公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所有的怒火。
是的,若是不能打退戎狄人,哪来的以后?小妹的未来,是须得在要在一个安安全全的环境中规划的。戎狄人若是长驱直入,整个大周都没有以后。
“我知道了。”穆征衣苦笑着答道:“大伯,是我错了。”
“你没有错。”安国公摇摇头答道:“若是可能,我也想让红裳好好地,安安全全地呆在家里。”
“大伯,您真的不能将红裳调给我吗?”穆征衣不死心地想要挣扎一把:“我们骁骑营,真的也缺斥候。好斥候难得,您清楚的,眼下敌众我寡,我们须得尽量让每一名军士都发挥最大的作用,每一场战斗之前,都得精心部署,避免额外损失,因此精准的情报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等红裳到秦将军麾下之后,你去跟秦将军商量。”安国公答道:“好斥候哪里都缺,我也想要。眼下红裳还在受训,她是不是真的非常优秀,我们还得看看再说。”
第713章 没有经验的小贼
穆征衣和安国公争吵的时候,穆红裳跟着斥候总教官,又更新了自己的技能点。她学会了偷窃和抢劫。
其实抢劫这事儿纯属意外。
她和总教官两人步行沿着小路往南,向着丹州方向走。斥候需要适应不同的情况,失去马的时候,他们也须得想办法保持速度。
穆红裳走在前,总教官跟在她身后。总教官一边走一边教,像是辨认痕迹、方向之类,在训练营中都学过的知识,他都让穆红裳自己来,若是穆红裳出错,他再纠正。
两人速度很快,总教官要求穆红裳在保持速度的同时,须得主意隐蔽,且不能漏掉周边一切细节。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因此没走多久,穆红裳就觉得很累。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心累。
但总教官好不同情她精神上的疲惫,反倒嘲笑她果然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一点苦都吃不得。
“兴许你还不如你那个护卫。”总教官这样说道:“没准周教官已经带着她到朔州了呢!”
“我没什么不服气的。”穆红裳答道:“月娘本来就很优秀。”
“我看你是不得不服气才对。”总教官冷哼一声:“事事不如人,不服气又能怎样。”
“我很快就能适应。”穆红裳答道,语气十分确定。
“只盼你别是吹牛才好。”总教官看着小姑娘的背影,眸中带着几丝笑意,但语气却十分冷硬地丢下了另一条指令:“南偏西方向,继续前进,主意隐蔽。”
现场教学的机会很快又到来了。傍晚时分,总教官和穆红裳发现了零星几名戎狄人,正围着个小火堆取暖。穆红裳跟着总教官趴在不远不近的草丛里,仔细数了数人数,接着压低声音问道:“九个,是散兵来劫掠的吧?”
“呵……”总教官发出一声轻嗤,嘲笑意味浓厚:“太嫩!我问你,燕州和丹州直接,还有多少有人的村镇?”
“没了。”穆红裳立刻知道自己犯了多可笑的错误,她小声答道:“人都逃光了,能带走的也都带的差不多,所以他们出现在这里,不可能是为了抢劫。”
“还有呢?”总教官又问道:“自己观察判断。”
“轻装简行,装备不多,没有重武器,这些人看起来虽然风尘仆仆,但却不像经过战斗,”穆红裳眯眼看了一阵子之后答道:“但是马看起来很疲惫了,应该是走了远路。烤火休息时也有人望风,人不多但是很小心……他们也是斥候吗?要不就是信兵。”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