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2/2)

    穆承德还顺便邀了镇国将军来朔北将军府吃晚饭。镇国将军也已经脱下了战甲,大约是刚刚洗过澡,头发还冒着湿气,花白的胡子洗的干干净净,打着小卷。

    “话是这样说。”镇国将军摇摇头,有些颓丧的样子:“但朝廷缺钱是事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穆承德举起桌上的茶杯,有些抱歉地说道:“眼下正在战时,不宜饮酒,也只能以茶代酒,谢过镇国将军此次及时援手。”

    第663章 冤家

    “行了,”穆承德心情不错地拍了拍穆红裳的脑瓜:“别缠着镇国将军问东问西了。赶紧吃了饭,让镇国将军去休息,他明日一大早就要出发去丹州。”

    谢淑柔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她一转身,先从盈月手里接过来一只大提篮,接着挥挥手将丫鬟们都打发了,之后才一屁股坐在顾仪兰身旁,伸手抓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气灌了下去。

    穆红裳之所以没有态度坚决地要穿回军装和战甲,是因为围城战役结束后,连她的叔父和哥哥们也都换上了便装回到了将军府修整。

    穆承德以前和镇国将军其实不算熟悉,穆氏将军是边将,与金翎卫的那些将军们来往不算紧密,不过这一次在朔州城外并肩作战,倒朔州守将和京城来的援兵之间,产生了些并肩出生入死的同袍之谊。

    “如此最好。”穆承德立刻点点头:“末将先谢过将军。”

    “我会尽快让兄长上疏给皇上,”穆承德答道:“言明北境困境,请皇上继续募兵。”

    “你以为我乐意。”喝过了茶,谢淑柔才像是缓过气来的模样:“我原本打算一早就出门,和你一起吃早饭的。没想到被我祖母截住了,非让陪着她吃早饭。吃了饭还不算,她又拖着我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通办嫁妆的事,我好不容易才脱身出来。”

    “四叔,我是皇上封的校尉,是军官。”穆红裳将眼睛睁得圆圆的反驳道。

    “不,老夫只打算带三成人马去丹州。”镇国将军摇摇头:“其余的人暂时留在朔州修整,交给你叔父统一调度。将来留一部分在朔州,补入朔北军,另一部分还是要赶快开拔去燕门关前线。咱们带来的人还是太少,补入前线也是杯水车薪,还是得尽快上疏给皇上,让他继续调集各州府的府兵。”

    谢淑柔收到了顾仪兰的消息,心放下了一半,但她依旧像个热锅上的蚂蚁,百爪挠心的想要立刻看到穆红裳的信,没办法安静踏实地坐下来。

    战报到京那一日,谢淑柔收到消息之后,在家里简直坐不住,上蹿下跳的想要出门去找顾仪兰,问问穆红裳的消息。然而无奈她根本没借口上安国公府拜访,只好以买首饰为名,约了顾仪兰出门逛街。

    “将军,您会留在朔州吗?”穆红裳关心地问道。她其实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去处,但是她知道,她问这样的问题,不会有人回答的。

    “赶快听你哥哥的话,”镇国将军也笑呵呵地说道:“眼下你可是朔北将军麾下的校尉,得服从命令。”

    幸好顾仪兰还算体贴,回帖答应出门的时候,特意写了一封短信给谢淑柔,里头也没多说什么,只有短短两个字“平安”。

    关心朔州战报的,除了皇上和朝臣,还有穆家人和穆红裳的小伙伴。

    “这都是老夫该做的。”镇国将军端起茶杯,颇为感慨的模样:“眼下戎狄大军压境,老夫身为大周武将,怎能不竭尽全力。只是老夫出发得急,带来的也只是京畿周边几个州府的府兵,戎狄大军压境,这些兵马补入北境也只是杯水车薪。”

    信使回京之前,朔州的穆家人都写了报平安的家信,让信使顺便带回京城,穆红裳也不例外。她的信,比旁人的要更厚几分,除了写给祖母和母亲的家信,还特意给顾仪兰和谢淑柔单独写了信。

    穆红裳张了张嘴,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她知道,眼下她说什么都没用,四叔和哥哥们和她一样固执。若是她将来想要上战场保护家人,还得另外想办法。

    “我当是谁,原来是谢四小姐。”顾仪兰冷笑一声:“谢四小姐好大的架子,须得让人早些来候着。”

    这老头子瞧见穿着短一截裙子的穆红裳,立刻哈哈大笑起来,也不知是在高兴个什么劲儿。

    “不。”老头子摇摇头,对于穆红裳的问题,他倒是答得痛快:“老夫与你叔父商议过了,打算去丹州。丹州守着向南的咽喉要道,防务压力巨大,守丹州的秦将军前些日子阵亡了,老夫去丹州,担下秦将军的担子。”

    夫人小姐们相约出门,都要提前定日子,哪怕谢淑柔急得不行,约了第二天就见面,那也不是立刻就能得到穆红裳的消息的。她在家简直像是个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丹州压力大,不急不行。”穆承德叹了口气答道:“算了,先不说了,你一个小姑娘家打听这些做什么。”

    顾仪兰早早就到了玲珑阁等谢淑柔,茶水都快喝了一壶,早就等得不耐烦,一看见谢淑柔推门进来,当然张口就没好话。

    “唉!老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镇国将军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伸手点了点穆红裳:“眼下就看你们家小丫头竖起的这杆旗子,能不能压住朝中议和的声音了!”

    这些日子,努力的户部尚书蒋文斌,工作也算很顺利,从朝臣们手里募集到了不少“捐税”,皇上掐准时机,打算再次募兵。

    “朱将军他们也去丹州吗?”穆红裳又问道。

    好不容易熬过一夜,谢淑柔一夜没睡好,但却精神得很,她一大早就收拾了准备出门,想要早早去玲珑阁等顾仪兰,结果不幸谢夫人叫她陪着吃早饭,吃过早饭,又拉着她说了半日办嫁妆的事,等她出门,都已经过了巳时了。

    “不。”镇国将军摆摆手:“这个奏疏,老夫来上。不能什么事都指望安国公出头,也免得朝臣们都盯着你们穆氏一家。”

    在外行军那么久,一直没机会好好坐下来吃顿饭,因此虽然朔州物资匮乏,朔北将军府的饭桌看起来也很寒酸,但镇国将军还是吃得很香。

    “好在朔州大捷,”穆红裳答道:“捷报传回京中,应当也能压下一些绥靖派的声音。我们不是赢不了,只要有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们就能将戎狄人赶回去。”

    “行行行,你最厉害。”穆铁衣端着一碗红红的果羹,往穆红裳面前一放,又塞了个勺子在她手里:“快吃,这可是张婶子辛辛苦苦做的野莓羹,可别浪费了。”

    “这样急吗?”穆红裳顿时一愣。

    镇国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朔州大捷的消息,的确也有些用处,至少让朝臣们,对于北境守军的信心更足了些,绥靖派议和的声音,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被压了下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