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2/2)
蒋文斌知道穆红裳想问什么,他微微苦笑起来。这个问题,他真的没办法回答。谢常静当然不知情,若是知情,他必会极力阻止这封奏疏面圣。
看到蒋文斌没有回答,穆红裳微微蹙起眉,眸光中流露出些许担忧:“蒋大人,这次没有了谢家的支持,您……”
穆老夫人请户部尚书吃饭,筵席上的菜其实很简单,但这晚宴的规格却很高。全家人几乎到齐,只有年轻媳妇顾仪兰避开了。蒋文斌依旧觉得有点不自在,因为桌上一共三个男人,他还有陪客的孙先生和陈先生。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还有什么商量的余地。”穆老夫人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穆红裳回头看了看祖母的脸色,又看了看蒋文斌,又忍不住开口问道:“蒋大人,您的这封奏疏,没给旁人看过吧?小谢大人应当不知情,对吗?”
女人和男人看问题的角度大约真是不一样。蒋文斌以前是真的没想过要先把家人送走,而安国公府的老老小小,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都是送蒋家家眷离京。
“但是大人,”穆红裳轻轻摇了摇头:“我爹爹和叔父们都在北境战场,朝堂上的事,我们实在是帮不上忙。”
蒋文斌又沉默了,但沉默过后,他依旧固执地摇了摇头:“顾不了许多了。用不着想那么细,思虑太多,也别做事了。老夫人,您不用问了,晚辈已经下定了决心。”
“不对。”穆红裳一脸认真地摇摇头:“大人说的不对。明明就不晚。连夜离京为什么不可以?既然有机会能护住他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况且,大人不怕奏疏公开之后,有人会以大人的家人做要挟吗?”
安国公夫人此时也站了起来:“蒋大人,您若是放心,此事就交由我来安排吧。”
穆红裳的话,让一屋子的人都陷于沉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脸色阴郁的穆老夫人却突然开了口:“蒋大人放心,既然你信任我们安国公府,那我就不会辜负你这份信任,我会做你的后盾。阿萝,你带人去整理账簿,孙先生和陈先生,劳烦你们二位,带着几位先生和管事,连夜将咱们家的帐理一理,每年该缴多少税,大体上有个数,明日我请旨上朝,抬着银子当面给皇上。不管怎样,当着群臣的面,先做个姿态出来,我们是支持蒋大人的。”
“老夫人如此深明大义,晚辈感佩不已。”蒋文斌立刻对着穆老夫人一躬到地。
“你可曾想过你的妻儿?”穆老夫人又问道:“他们可会因为你,收到牵累和威胁?”
尤其是经过前一段穆锦衣的事,大小姐穆红裳日日留在外书房跟着议事、听吩咐、出门跑腿传递消息,蒋文斌看着看着,其实都有点见惯不怪了。
开席之前,穆老夫人看了蒋文斌一眼,举起了手边的酒杯。蒋文斌赶忙站起来拿起自己身边的杯子,但穆老夫人却向他摆了摆手:“蒋大人,先不忙举杯。在此之前,老身有一句话想要问你。”
“蒋大人,我想问问,”穆老夫人指了指放在一旁小几上的奏疏:“你写这封奏疏的时候,可想到了后果?”
蒋文斌没有开口,他沉默着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却显得越发坚毅。
“尚书大人,您这是做什么。”一旁的陈先生赶紧站起来,伸手扯着蒋文斌的袖子:“老夫人是好心提醒您一句,您不必如此反应过度。”
第583章 立场
孙先生和陈先生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们实在想不出来,应该提前联络谁来支持蒋文斌。这奏疏打击面这么广,送到谁手里……恐怕都得不到响应吧?
“想过。”蒋文斌木然答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作为朋友,蒋文斌不愿意伤害谢常静,也不愿意让他为难。所以这封奏疏,蒋文斌其实已经写好了几日,但却一直瞒着谢常静。蒋文斌其实自己也在犹豫,若不是今日收到了朔州被围的紧急军报,他兴许还会再犹豫两日。
这让蒋文斌松了一口气,脸色终于也轻松了几分。但与他相反,吩咐了人去安排蒋文斌家眷之后,穆老夫人的脸色反倒更凝重了。
已经是晚上了,临时安排蒋府家眷离京的确也不现实,不过找个地方把他们保护起来,安国公夫人还是能够轻松做到的。就某些角度来说,蒋文斌这个新任二品大员,还真的不如安国公府的夫人们,他手里没有控制那么多的资源,想要在京中藏着一家老小,其实很不容易。
穆红裳的意思,蒋文斌当然听懂了。穆氏将军们正与戎狄人陷于苦战,自然无暇顾及朝堂上的事。而安国公府留在京中的都是女人,也没人上朝,她们的支持,对于蒋文斌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蒋大人,那你一定也想到了,你的这封奏疏若是见了光,会在朝中掀起多大波澜。”穆老夫人也不拐弯抹角,很直接地继续开口问道:“你可知,你触及了多少人的利益?先不说皇上的态度如何,你想想看,朝中群臣、皇族贵胄,有谁会站在你这一边?他们能否容下你将手伸进他们的饭碗?”
这封奏疏,打击面极广,几乎牵涉所有大周官员、公亲显贵,寒门仕子出身的官员当然也会受影响,但对谢常静这一类世家出身的官员来说,利益伤害会更加严重。
然而陈先生努力了半天,也没拉动蒋文斌。他就这样直直站着,目光灼灼地望着穆老夫人,神情十分执着,似乎非要当场要穆老夫人一个答案才肯罢休。
而孙先生和陈先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穆老夫人开席前将蒋文斌带来的奏疏给先生们看了,他们看过奏疏之后,都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而且谢常静自然也清楚,这样的奏疏一递上去,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蒋文斌会成为众矢之的,谢常静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犯傻”,他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蒋文斌。
而这事儿若换做安国公夫人来做,不过是几句吩咐而已,十分容易。
气氛有些僵硬,但穆老夫人神色如常,似乎完全没受任何影响。她继续开口问道:“蒋大人,你可曾想过,你这奏疏呈到皇上面前之后,有多少人会视你为仇敌,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人病了,就该看大夫治疗,国家病了,就该从根子上下手整治。”蒋文斌的语气强硬地答道:“晚辈不觉得自己有错。既然话说到此处,老夫人,晚辈想问您一句,晚辈也将手伸到你安国公府的饭碗里了,您是否容得下?”
“上奏之前,您没想过将家眷送出京城吗?”穆红裳又开口问道。
但穆红裳却一把将奏疏扯了过来握在手里,闪亮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盯着蒋文斌:“蒋大人,您打算何时上奏?”
“老夫人请说。”蒋文斌立刻将酒杯放下,恭恭敬敬地弯下身子,一副晚辈听训的模样。
他害怕的不是朝中群臣的敌视,也不惧怕面对皇亲国戚的威胁,但他怕众叛亲离,怕谢常静最终会成为他的敌人。
被穆红裳一问,蒋文斌先是微微一愣,接着摇了摇头,苦笑起来:“眼下说这些也迟了。罢了,就这样吧,一家人,本就该生死在一处。”
“明日。”蒋文斌答道:“越快越好。”
安国公府肯帮着蒋文斌护佑家眷,也足以证明了穆家的态度。他们是肯支持蒋文斌的。
“没事,无需担心。”蒋文斌故作轻松地朝穆红裳笑笑:“至少你们安国公府是肯支持我的,我也不算是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