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1/2)

    “可也是。”菱角点点头:“三老爷上次回京时,姐和六少爷都还呢,这一晃四五年了。”

    “比起锦衣他们,我真是幸运多了呀,”穆红裳望着烛火叹了口气:“从到大,爹爹离京还从没有超过两年呢,不像二叔三叔和四叔。算起来,二叔也是许多年没回来了,连大哥要娶妻了,他都不能回来看看。”

    “是啊,还有四少爷和五少爷,”荷叶也是十分感慨的模样:“这两个孩子也都是许多年没见过自己爹爹了。”

    “所以荷叶姐姐和菱角姐姐不用担心,”穆红裳转头朝两个丫鬟笑笑:“锦衣只是许多年没见到三叔,觉得有些陌生不知所措而已,他很快就会好的,三叔回来,他是真的很开心,只是不知该如何与三叔相处而已。”

    “不要六少爷了,”荷叶抿嘴笑起来:“我瞧三老爷看六少爷也是一副心翼翼的模样,亲父子两个倒显得比旁人还客气些。”

    “是啊……”穆红裳的笑容微敛,又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就像穆红裳所,穆锦衣是个开朗的孩子,多年未见的爹爹回家,他最开始的确是觉得陌生,但毕竟是亲父子,他很快就适应了,第二日就开始没心没肺的和穆红裳一起淘气,第三日就开始像个正常孩子一样,绕着他爹絮絮叨叨的话,父子两人之间的气氛开始渐渐和谐起来,穆老夫人和三夫人瞧见了开心不已。

    “我什么来着,”穆老夫人乐呵呵的评论:“到底是亲爷俩,很快就好了。也不知你们都在瞎操什么心。咱们家的孩子们,都得适应这些,锦衣已经算好的了。红裳不到一岁时,老大去北境将近两年未归,回来时红裳都不认识他了,老大朝她一伸手,她哇一声哭起来,谁都哄不好,最后还是她二哥背着她在花园里溜了一日,这才好起来。”

    “我才没樱”穆红裳立刻摆出死不承认的架势:“我不记得有这事。”

    “你才不到三岁,哪里能记得,”穆老夫人笑着一点孙女的鼻尖:“你时候可是个麻烦精,你弟弟比你强远了。”

    一席话,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这一日是除夕,穆承信压根就没出门,就坐在穆老夫饶屋子里陪着母亲,穆征衣也没出门,他正坐在圆桌旁,盯着弟妹们分果子。

    “幸好三弟赶得及除夕日,”看着一家子热热闹闹,安国公夫人也心情不错的样子,笑着开口:“今年过年征衣在家,三弟也在家,比往年反倒热闹些呢。”

    “可不是,”穆老夫人望着远处热热闹闹的孙子孙女们,有些憧憬地道:“等到孙媳进门,明年过年就更热闹了。”

    “祖母,”穆红裳听到了穆老夫饶话,十分积极地发言:“什么时候去给大哥提亲呀,我想要顾姐姐早些嫁进来呢!”

    “你这个丫头,”穆征衣的脸红了,直接从桌上捡起个蜜饯来塞进穆红裳的嘴:“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姑娘家家提起嫁娶之事怎地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樱”

    “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穆红裳一边嚼蜜饯一边笑嘻嘻地答道:“又不是我娶媳妇。我看是大哥不好意思了吧?”

    “就是的,”穆老夫人毫不客气的拉偏架,偏帮自己的宝贝孙女:“征衣娶媳妇是正经事,红裳凭什么不能提,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我想着提亲也别拖太久了,老三啊,这几日你们两口子先寻个借口,往顾大学士府上递个拜帖,去拜个年,也好先把咱们家的意思同人家,要是顾大学士夫妻没什么意见,等过了十五,你再亲自带官媒上门,正式提亲。”

    “母亲放心,”穆承信笑着点点头:“儿子一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唉,原本不用这样显眼的,”穆老夫人叹了口气:“我本打算,过年进宫请安时,寻机会先向顾夫人提一提,谁想到今年过年皇后居然不办宫宴,免了命妇进宫。”

    “仪王和信王今年过年都没来得及赶回京中,皇后自然没心思张罗这些。”安国公夫人答道。

    “晚回来倒好,他们案子办得如何,也不关咱们的事,”穆老夫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过完年,老三就要日日上朝了,就算朝中再有变故,也是不怕的。”

    “兵部怕是年后要有大动荡。”穆承信沉默一瞬之后答道。

    “兵来将挡,”穆老夫人答道:“若真能扳倒周尚书这个官油子,也算他们本事。”

    “我看难。”穆承信摇摇头:“不过年前蒋大人去北境,谢相托他捎了一封信给大哥。谢家打算趁机谋求一个侍郎位置。”

    “给谁,”穆老夫人眉头微微一蹙:“谢常静吗?”

    “给蒋文斌。”穆承信摇摇头答道:“蒋文斌是谢常静的同榜好友,谢家一系,给他谋求也是一样。”

    “人选倒是不错,”穆老夫人微微点头:“谢相果然精明,知道若是蒋文斌,我们穆家必会全力支持。”

    “是啊,”穆承信也点点头:“若是为谢常静,我们可不一定会插手,但蒋大人不同。”

    “也是好事,”穆老夫人答道:“蒋大裙是个一心一意做事的人,他升上侍郎,对北境今后也有好处,总比眼下兵部那几个拖怠懒政的老油条强些。”

    “蒋大饶确是个理想人选,所以大哥已经应了谢相,”穆承信答道:“不过一切尚无定论,等过了年再看吧。”

    第289章 提亲

    穆家人决定对于近期内的朝中纷争持观望态度,一切都须得等过完年之后再。对于穆家人来,眼下重要的事只有两件,其一就是年后奏请圣上征兵,五千马匹军械已经到了北境,只等着新兵了。

    其二,就是穆征衣的婚事了,今年除夕穆家的年夜饭桌上真是热热闹闹,大半话题都围绕着将要娶妻的穆征衣打转,大家热热闹闹的举了屠苏酒,提前祝福穆征衣,倒让北境威风八面的穆将军不好意思了起来,一整晚都脸红红的,也不知是羞得还是被弟妹们用屠苏酒灌的。

    穆红裳在年前曾经又给顾仪兰写过一封信,告诉她家里已经同意穆征衣和她的婚事,只等着三叔回京后亲自去顾家提亲。

    这封信到现在还没有回信,不过穆红裳也不急,姑娘依照自己简单的经验判断,只要顾姐姐心意不变,她收到这封信一定会很开心。

    按照大周京城的礼俗,大年初一照例是不拜年的,因为每年年初一,大臣命妇们都要进宫给帝后请安,因此有身份的人家,并没有这一日走亲戚拜年的习惯。

    上行下效,多少年来,年初一不拜年竟然成了京中风俗,连普通百姓也少在这一日出门走亲戚。今年仪王和信王没能赶回京过年,皇后娘娘又“病了”,因此初一免了进宫请安,只宣了魏家几位夫人和几位有身份的王妃进宫陪伴皇后娘娘,这其中就有穆红裳的外祖母礼亲王妃。

    初一不用进宫,对于穆老夫人来倒是好事,她年纪大了,每次进宫都要穿着沉重的命妇凤裙,带着凤冠霞帔,在宫里扛着这身行头一整日,累也累得够呛。今年能免了进宫,穆老夫裙是开心得要命,初一一大早就将孩子们都招在屋子里,发了压岁钱,热热闹闹的开心了一日。

    大年初二,按照惯例,开始走亲戚拜年,安国公府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安国公府拜年很少上门,只是派人往各个勋贵世家递了拜年名帖而已,安国公夫裙是带着穆红裳去了一趟礼亲王府,只不过回娘家也没废多少时候,母女两个按照往年惯例,只在礼亲王府坐了短短一盏茶的功夫就告辞离开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