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2/2)
第242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顾大学士这几句话说得极有道理,倒是让皇上平静了不少。但他还是脸色不善,抬眼看了看顾大学士,并未发一语,反而调转视线,目光凌厉地盯住了跪在中间的兵部尚书、内卫三司和御林军统领。
“皇上圣明,”林相闻言心中一喜,他心思迅速转了转,快速在自己的学生中选了个可信,职位也合适的,准备推荐给皇上,作为去北境的钦差“这钦差一职……”
“林相不必过谦,”皇上笑眯眯的答道“这样的称赞,你担得起。之前的建言十分有理,就照林相说的办,兵部牵头,追根溯源,淳州府尹自下而上倒着摸。不过……”
皇上盯着林相,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沉默片刻之后,却突然笑了。
“如此一来,臣以为,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是否有许多人为谋私利敢于公然违律,而也应考虑朝廷现行的军械管理制度中,是否存在监管疏漏之处。”
皇上手指轻叩在御案上,看了看林相,嘴角微翘,停了停才又继续说道“林相提出要彻查北境,倒是让朕颇为意外。怎么?林相是否觉得,穆氏将军可能与军械案有关?”
这些都是林相提前计划好的。他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一,将军械案扩大化,让这案子不再是淳州府一家的案子,而是牵涉全国。若是只有淳州府出了军械走私案,淳州府尹自然脱不了干系,但若是走私行为泛滥全国,而淳州府尹是最先发现的那一位,那淳州府尹不仅没有过失,反而有功。
兵部周尚书连着两位穿着武官服制的二品官员立刻直直跪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这件事实在太过突然,他们完全没有准备,并不敢随意回话,因此只能老老实实跪着,一个个像是生吞了黄连似的,心里嘴里都是苦的。
“自然不是。”林相低下头,恭恭敬敬地答道“安国公一脉治军严明、对圣上忠心耿耿,此事毋庸置疑。只是臣以为,既然兵部牵头盘库,那全国的军队都要查,咱们大周每年新铸的军械,四成都供北境,如此大量,实在应该盘点一下,以免有疏漏。”
“况且穆氏将军忠君,但北境防务压力极重,安国公和穆经略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戎狄,至于军械入库与报废这样的小事上,若有疏漏也可以理解。臣建议圣上派人清查北境军械,也只为了以防万一,若无事便好,若有事及时处理,也免了以后因此再生事端。”
“就从兵部选吧!”皇上提高声音直接截断了林相的话,满面微笑的模样,似乎早就有成算似的“清点军械说到底还是兵部的事,找个了解情况的库部主事最合适。朕记得去年派去北境劳军的钦差是周尚书选的,似乎就是个库部主事,差事办的不错。朕记得是姓蒋对吗?”
其三,顺便给躲去北境的安国公找些麻烦。林相居相位多年,很有些刚愎自用,自诩群臣之首。若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他必是要记仇的。
看见皇上不再火冒三丈的发脾气了,林相抓紧时机开了口,将提前准备好的一套说辞丢了出去。
顾大学士眼见着皇上火冒三丈,朝堂上气氛越来越凝重,理论上来说,这时候不开口最好,明哲保身,以免皇上将火撒到他身上,吃个冤枉挂落。
“陛下,臣以为,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分两步彻查私犯军械案。其一从上至下由兵部牵头点库,大到御林军、禁军、内卫、各地守军和府兵衙门,小到衙门里的刀剑配备都一一盘查清楚。先查清楚走私货源从何而来。”
安国公因为北境之事给林相寻了不少麻烦,林相心里早就憋着一口恶气了。然而穆氏一族手握重兵,十分得皇上信任,想找他们的别扭很显然不太理智。
“此外,臣还建议,盘库时也不应漏下北境守军。我大周朝军械消耗最高的就是北境守军,每年新铸造入库的兵器最多,报废量也最大,难保有人因此盯上北境军械,以此牟利。因此臣请陛下派钦差去北境亲自盘库查实。”
昨日林相收到何文茂的信之后,已经将一切计划好。军械案如果能利用得好,对他这一系来说,不仅仅不会有损失,反而能在其中占不少便宜。
兵部归李相管辖,他当时就皱起了眉,但却并未随意开口。而谢相则微微垂下眼皮,掩饰住了自己的眼神。
“眼下刚好因为军械案,要派钦差过去清点军械,缺口定能点算明白,同样的事也不需派人做两回,顺便了吧!”
“陛下谬赞了。”林相立刻弯了弯腰,套路式的表达了一下谦虚。
“其二,此次军械案翻出,主要是淳州府尹谨慎,审天潼山盗匪案时,遇到可疑之处,并未轻易放过,而是细细查实,这才顺藤摸瓜,牵出军械案。臣建议,继续由淳州盗匪入手,由淳州府尹顺着这条线继续向上摸,盗匪的军械来源、供货人、供货渠道、运输渠道,由下自上倒着摸。”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因此一直以来,林相虽然对安国公心中不满,却也没上赶着找不自在,去寻穆氏一族的错处。眼下军械案,倒是给了林相一个现成的机会,好借题发挥,给北境的穆氏将军们添些小麻烦。
其二,将黑锅甩给兵部,无论军械案最后查的怎样,最终兵部都脱不了监管不力的干系,运气好的话,可以给李相找不少麻烦,还能在兵部清理出几个重要岗位,借机安插自己人。
“陛下……”林相一愣,紧接着就想要反对,结果他刚张开嘴,还没来得及说话,皇上就像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似的,一开口就堵了他的嘴。
“但眼下刚好要派钦差过去,朕想着干脆趁这次机会,给北境家底盘点清楚,呈报个单子上来,报给户部拨款,先给他们补五千骑兵所需要用的军械和马匹。这些本来就是要补给他们的,等来年增了兵,也不能让将士们空手上沙场。”
兵部的周尚书正低着头跪在地上不敢动,听见皇上问话,忙不迭的答道“回禀陛下,是姓蒋没错,兵部六品库部主事蒋文斌。”
“有理,”皇上一脸赞许的看着林相,表扬道“林相毕竟任首辅多年,所思所虑极尽周到。朕想着,林相说的没错,北境十三州,大大小小几十个行营,盘点起来怕是不易,不如直接派个钦差过去,专司此事。”
“朕也不为难户部,五千骑兵所需的军械和马匹而已,只是北境所求的十分之一。刚好月初盐税入京,户部前几日已经盘点入库,这笔钱拿出来压力也不大。”
他伸出手点了点林相的方向,向群臣说道“瞧见没,都学着点,若论老成谋国,还得是林相。”
“嗯!”皇上点点头“也不用选旁人了,就让这个蒋文斌跑一趟。另外,前些日子安国公上了奏疏要增兵,因为户部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粮,因此朕将他的奏疏压下了,只拨了五百万两给他们修城防,北境的口子大,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朕跟安国公说过,让他别急,等过了年再议增兵。”
听了皇上的话,林相感觉像是吞了个苍蝇似的,噎在喉咙里恶心的慌,但是想吐又不敢。他撺掇皇上自上而下的盘点各地军库,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给自己的学生脱罪,其实这个目的他已经达到了。
但顾大学士想了想,最终还是开口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陛下,私犯军械事关重大,但正因如此,才不应草草定论。依臣看来,正如陛下刚刚所言,朝廷军械管理十分严格,这样的情况若还有大量军械外流,那证明这不是偶然事件,走私必然有相应成熟的货源、运输销货渠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