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3)

    事情又多又杂,这些全要在短短十几日之内安排好,不仅安国公夫人这个当家主母从早忙到晚,几个妯娌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就连早就不管事的穆老夫人也在忙着,一时忙着看送往女儿家里的礼单,一时又催着开库房,给孩子们找衣料。

    整个国公府都在忙碌,也就孩子们还一如往日,早上起来,六个孩子排成一排练功做早课,接着到书房跟着先生读书,接着是孩子们一起到穆老夫人这里吃午饭,吃过午饭,挨罚的穆红裳留下来抄书。而男孩子们,除了穆锦衣以外,都要回去书房,跟着先生学兵法,为了将来上战场做准备,而十二岁的穆锦衣因为年纪小,还不需要读兵书,撒欢去玩就好,只等着晚上晚饭前,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练功做晚课。

    与京中其他世家大族的子弟相比,穆家的孩子们过得十分辛苦,因为他们以后要上战场。为了领军镇守一方,也为了在残酷的战争中保住命,他们必须过得辛苦。

    从五岁学扎马步开始,基本功练两年,七岁开始学拳脚功夫,十岁学兵器,先学长枪。十岁的孩子甚至还没有长枪高,先从最轻的竹枪练起,一点一点换,越换越重。

    穆家世代为将,家传的功夫是长枪,穆家子各个都要练。当然,学了长枪也不一定都要用,只是家传的功夫必须要会而已,最终用什么兵器,还是要家里的武师父按照每个孩子的特点选,擅长什么用什么。比如已经上了战场的穆征衣因为天生力气大,因此用一把分量十足的偃月刀,而穆红裳的亲哥穆铁衣一把铁弓箭无虚发,近身兵器用的是一根略细的双头戟。

    武将都得骑马,因此穆家子用的兵器大多都是适合走马打仗的长兵,倒是很少用京中官家少爷们常学的长剑。长剑是君子之器,用着是好看些,可惜用来打仗不太实用。

    穆家的孩子们十一岁开始学御马,十二岁开始学在马上使用兵器。安国公府这一条街上,隔三差五就能看见安国公府正门大开,安国公或者国公府武师傅骑马带头,身后跟着六七个半大孩子,背后背着兵器,骑着大小不一的马,一个接一个的从安国公府出来,排成一串跑过长街,往城外跑马。

    一大串的未来武将一起出门跑马,看起来真是雄赳赳气昂昂。呃……也不都是未来武将,至少每次都排在倒数第二的那个小丫头以后就不是武将。她也是这一大串孩子中唯一一个背上没有背着兵器的,兄弟们都背着武将长兵,只有她这个未来不需要骑马打仗的大小姐,腰间挂着一柄细长略弯的唐刀。

    京里人都知道,安国公府的宝贝疙瘩,安国公府唯一的女娃娃穆红裳,平生最喜欢的事就是出门跑马。

    穆老夫人实在是太惯孩子了!怎么能把个女娃娃养得这样野,居然允许她隔三差五跟着兄弟们一同出门跑马,将女娃娃养得如此没规矩,将来嫁了人她婆家可要头疼了。京中有许多人在背地里这样说。

    但也有些人,却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安国公府惯着穆大小姐,那是因为他们惯得起。这穆大小姐母亲是郡主,父亲是皇上倚重信任的公爵,将来她嫁到谁家,婆家也不敢给她委屈受。穆老夫人正是心里有底,才敢这样惯着孙女。这样出身的女孩子,需要德容言功的拘着自己讨好婆家吗?自然是不用的!君不见魏皇后所生的三公主也是个性活泼,喜欢走马,嫁了人也没改了性子,驸马敢拘着她吗?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但不管旁人怎么议论,这些闲话都传不到安国公府里去。穆老夫人一如既往惯孩子,穆红裳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大多数时候撒个娇就能如意,不过是跟兄弟们出门跑个马,在穆老夫人看来简直不是事儿。

    再说了,京中贵女会骑马的不少,魏皇后所出的三公主爱马,最喜欢春日里穿一身红衣,骑着她那匹雪白的大宛良驹出门赏花,远远看去像是一幅画,因此贵女圈子中走马踏春蔚然成风。凭什么旁人走马赏春可以,她的红裳出城跑马就不行?

    第22章 谢淑柔

    穆老夫人这话若是让京中其他勋贵世家的贵妇们知道了,大约并不以为然。走马和跑马一样吗?京中贵女走马赏春,那是有下人牵着马,小姐们骑在马上,慢行赏景。而且小姐们走马,大多都穿着眼下京里流行的丝绦骑装,随着马行,丝绦随风而动,真是又好看,又风雅,景与人,都像一幅画。

    哪里像是穆家红裳一样,平日就一身窄袖胡裙,裙子还比旁人短三分,平日走路就露着绣鞋和裤脚,骑马的时候就更过分了,居然一身短衣,还穿着男人才穿的长靿靴,真是毫无美感可言。隔三差五就跟着兄弟们出门打马飞跑,这孩子真是被惯得没个样子。

    虽然说这安国公家世代为将,规矩是不如诗礼传家的大族。但这穆大小姐的两个姑母出嫁前也没像她现在一样野啊!虽然身为穆家女,也会习武跑马,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规规矩矩的。哪像这个穆红裳,都是十二岁的女孩子了,穆老夫人居然还这样由着她的性子,也不拘起来学学规矩,以后嫁去哪家哪家倒霉。

    不过,有一句话京中诸人倒也认同。那就是,穆老夫人是有底气,才敢将孙女娇惯成眼下这样子。安国公府的大小姐不管被养成什么样子,将来嫁人,夫家也不敢给她气受。这姑娘可是郡主的女儿,礼亲王的亲外孙女,最重要的是,她爹是极受皇上信任看中的安国公。

    安国公有多得圣心,看看眼下的穆家孩子们怎样出门跑马就知道了。府里的武师父打头,一串六七个孩子跟着,每人都跟着一个走马教习,再加上护卫,乌泱泱二十来个骑士跑过长街往城外去,马蹄踏地的声音震耳欲聋。

    但这排场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穆家出来的这些骑士都配着兵器。打头的穆铁衣背着铁弓和长戟,他身后的穆驰衣身后背着一杆银枪,再往后的穆青衣是穆家子中身子最弱的一个,身量却不矮,身后背着一杆铁力木制长矛,而十四岁的穆凌衣身后背双斧,腰间还挎着鞭子,年纪最小的穆锦衣则规规矩矩背着一柄木杆红缨枪。就连唯一的女娃娃穆红裳腰上也挎着刀。

    要知道,大周朝重文抑武,对于兵器有严格的管制,朝中大臣不许私自收藏兵器,家中侍卫护院需要用到的寻常刀枪都得到官府备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