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1/1)

    许多人在点进这篇报道之前,还以为是记者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张了。

    可没曾想,报道的正文居然比标题还要惊人,而且还峰回路转呢!

    什么?该男子在多次被拒后,因为“好面子”而在亲友面前将与他根本毫无关系的同乡女子称为“女朋友”?

    什么?该男子的兄弟们因为看到“嫂子”跟别的男人在一起,就大喊一声嫂子跟人跑了?然后该男子还真的在嫉恨之下,指挥多车追堵?

    有病就该抓起来,及时送医啊!

    短短几百字的报道,让人既是“卧槽”,又是替那个多次拒绝了该男子的慧眼女孩担心。

    然而再往下一看,就发现那个指挥多车追堵的男子跟错车了。

    他跟上了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关某的车!

    结局是“好面子男”的这场指挥,致使四车侧翻,“好面子男”及其同伙在入院又出院后被警方依法逮捕。

    大家以为这就是本篇报道的全部高潮了吗?

    错!

    大错特错!

    写出了这篇稿子的记者陈锋在报道的最后又给到了九重礼炮。

    她放出了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关某的照片。

    对,就是之前在被人在传谣时已经有了几十、上百万次阅读量的,“富商的嫩妻跟野鸭子跑了”的配图。

    只不过,照片上的单明明全脸全身都被打了马赛克,旁边给出的注解是:这是明某,女的。

    更有趣的是这篇报道还将关某与明某都各自截了出来,做了一个“某些无良同行眼中的关某、明某”,以及“本报记者了解到的关某、明某”这一对比图。

    某些无良同行眼中的关某是“野鸭子”,是“拐走了富商嫩妻的牛郎”。

    一系列不堪的词被临海之声的记者用五彩斑斓的颜色印在了黑色的底色上。

    而《临海之声》的记者所了解到的关某,则是金光灿灿的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国际A级卡丁车执照的拥有者。

    五彩斑斓的黑与高级感满满的金光闪闪,这两者光是在设计上,就已经给到了网友们截然不同的第一印象。

    至于马赛克明某,她在某些无良同行的眼中是一系列桃色词汇所描述的对象。但据《临海之声》的记者所了解,明某则是临海某富商的女儿,别车狂人的噩梦。

    那就是暧昧桃色和噩梦黑色的对比了。

    《临海之声》:欲知详情,请看本报记者的下一篇报道。

    吃瓜网友:???

    你们这家报社居然连新闻稿都连载的吗?

    太丧病了吧。

    所以你们的下一篇报道究竟什么时候出?是不花钱就能看到的吗?

    实在不行,花钱才能看,也不是不可以啊!

    重点是,下篇报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

    什么时候!

    第34章

    琅俨/文

    “你新写的那篇报道,我看了。是挺有趣味的,但是不妥当。”

    这是在陈锋上司的办公室里。

    在陈锋的那篇报道发出去后不久,那些没有被她直接点名的“某些无良同行”就纷纷给他们的主编打去了电话,或者是以别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

    显然,在他们的嘴里,是不会有陈锋这员猛将的好话的。

    是,在“富豪嫩妻”相关的报道里,他们是还没有经过严谨的核实就发出了并不准确的消息。

    但他们也在报道的边边角角处用小字写明了该消息来源于网络了啊!他们还表示这是他们转载其它媒体的消息了呢!

    而且,新闻报道如果都要严谨到完全查证才能报道了,那新闻的时效性还要不要了?他们怎么不去做警察?

    新闻自由懂不懂?

    噢你不懂?

    那要不要我们来和你说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著名的官司,“沙利文案”?

    美国的警察局局长沙利文控告《纽约时报》诽谤他,官司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后的结局却是《纽约时报》代表的新闻媒体大获全胜。

    陈锋:“老大,他们是把美国的官司结果和法律,当成尚方宝剑到我们这里来用了啊。”

    陈锋只说了一句话,就切中要害,让把她找来谈话的上司咳嗽了一声。

    但陈锋还是接着说道:“当时我一看到多车侧翻,就知道我们临海的交通大队对这件事肯定是会有印象的。结果才和他们联系了一下,就知道事情根本就不是我们的那几位同行报道的那样。

    “怎么,为了追求时效性,懒到连几个电话都不愿意打,在网上看了几个帖子就发了,那他们还做什么新闻媒体?改行做键盘侠就挺好啊,也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了。我看他们根本就是为了博人眼球,故意这么写的。”

    陈锋到底是在和自己的上司说这些话的。

    她于是也就不敢慷慨激昂,只是音量适中,语调也尽力带上了些许的调侃。

    可她的目的还是被上司识破了。

    “陈锋,我是来找你谈话的,不是来做你和我们那同行之间的传声筒的。你要和他们说的话,你可以自己去和他们说。”

    “对不住,对不住。老大,我错了。”

    见自己的这位得力部下很快认错,主编于是有放缓了语气。

    “有时候稳妥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

    陈锋对这句话显然是有意见的,主编也看出来了。

    他示意陈锋稍安勿躁,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是觉得我们的同行们在这之前做的那些报道,等到事情反转之后,在舆论上会既不好听,也不好看。可是小锋你看啊,那么多次事件,哪回不是错误消息出来的时候声势浩大,等到反转的消息出来的时候,就清清冷冷了?

    “大众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在意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只要看到这里有一件事,能在看到这件事之后释放自己的情绪,那样就够了。所以,我们要敢于报道。如果报道做错了,事后再报道一下反转之后的后续就可以了。”

    陈锋问:“那我这次做的报道,不就是老大您说的‘敢于报道’了吗?”

    主编:“可是你为了吸引眼球,得罪同行了,这就很不好了。做这份工作的人,记忆力都是很好的。你这么做了,对你以后的工作开展,也会是有影响的。”

    陈锋:“老大,恕我说句心里话。同行怎么看,本来就不是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看新闻的人是怎么看我们的。我们和那些无良同行是竞争者。在同行的眼睛里,只有死了的同行,才是好同行。”

    主编笑着摇了摇头,说:“你看,你这不就又情绪化了吗?”

    他说:“我知道,那件事里的当事人之一,是你对象。我能理解你在这件事上会很有情绪,但你不能把这种情绪带进工作里啊。那就很不专业了。”

    主编对陈锋说话时的语气,是和气的。

    但批评的意思,却是已经到了。

    他认为陈锋在写这篇报道的时候,失了分寸感。

    在陈锋离开这间办公室之后,他不禁和下一个进来的高级主笔说道:“女人就是容易感情用事。看起来再像男人也还是一样。”

    “老大,你是说陈锋今天发的那篇报道吗?”

    “是啊。”

    “那篇报道……现在在V博上已经有4万转发了……”

    在那位和陈锋同级的男记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主编刚好喝了一口水。

    听到那个数字,他直接就让水杯里的水直接冲到了他的身上。

    “多、多少?”主编问道。

    “4万……而且我们的官博,也已经涨粉18万了。这才……半天的时间。”

    陈锋在从上司那里出来后,那张脸简直冷得和结冰了似的。

    但在她走回自己的办公室时,手下的小弟却是激动得厉害。

    小弟看了周围一眼,而后跑去陈锋的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