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2/2)

    宫人连忙近前察看,大臣们则是纷纷涌上前去关心圣上龙体。

    此话一出,似利箭一般笔直地朝着太子射去。

    圣上问道:“证据何在?”

    小宋大人递上一份奏折:“启禀皇上,此乃靖州所有矿山的开采详细情况。而这把佩刀,并非是出自三年前江州薛府商船所查缴之物,而是……”

    目光收回,薛晴这才发现小宋大人的后背汗湿了一大片,额间也有几颗汗珠冒出。

    “这就是证据。刚才周大人亲口承认了,说这把佩刀正是当年从薛家商船上发现的赃物。既是如此,那么,私铸兵器一事非同小可,必定会要用到大量的铁矿石作为原料。若……冯大人果真有谋逆之心,那么,锻造兵器所需的大量矿石应该是出自江州本地才不会引人注意才是。”

    圣上厉色道:“朕赐你无罪,说,那地方是谁的。”

    要说三年前八王爷谋反,也只是因为几封伪造的信件和几名被设计陷害的官员而定的罪名,可如今,未见其人先见其器。这还不算是大逆不道的话,那……当年王府真是被冤枉得彻彻底底了。

    “周大人,这……是不是?”

    圣上点了点头:“尚书郎言之有理。”

    薛晴大胆抬头望向上方,想看圣上此刻眼中究竟是不忍心处置太子多一点,还是气愤、痛心更多。

    明知道这个时候那些大臣们会突然涌上前来,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人踢到、踩到、撞到,但薛晴因为跪得太久,早就无法自己站起来。

    周大人慌张地连忙看向太子,却见太子正死死地盯着那把佩刀。

    第70章

    只见他当即跪下,叩首道:“而是在京中城西一处别院查到的。”

    周大人早就担惊受怕得直冒冷汗,此刻早已跪下。

    身边跪着的周大人和小宋大人早就趁机起身,只有薛晴依旧跪在原地。

    大臣们议论纷纷,大热天里,有几人早已冒了一身的冷汗。

    先前构陷八王府一事,若不是颜朗早一步抓了祝将军的把柄,只怕要想还八王府一个清白是难上加上。

    小宋大人故作犹豫:“微臣……微臣不敢说!”

    圣上看过那份奏折后早已龙颜大怒:“而是什么?”

    “何人所为?”

    先是见赵太傅痛心疾首,接着又见太子默然失神,再见六皇子面无表情、镇定自若,而颜朗则是双目紧盯着太子。

    构陷、下毒、逼宫,这一桩桩一件件全是他的手笔,圣上竟然可以为了保住太子装聋作哑到今日。

    周大人此刻如踩在刀尖上行走一般,心惊肉跳地看了一眼,最终点头。

    不得不佩服这小宋大人极其善于掌握朝堂之上的火候。

    一片惊呼,薛晴也跟着抬眼望去。

    “辰国上下,铁矿大多是分布在靖州一带,而江州……水域众多,河网密布,似乎并无什么矿藏。加之各地开采矿石须得向官府报备,然后提请太守及朝廷层层批准。薛府商船上搜出的大量兵器,足以让周大人即刻下令诛杀薛府上下并关押冯大人,可见搜出的兵器数目非同小可。而江州无矿,冯大人又不可能冒着被揭发的风险派人去别地大量采购矿石。那么,这些锻造兵器的矿石,只可能出自……靖州!”

    太子此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大势已去,双眼失神。

    结果,大家没料到的是,圣上急火攻心,余下的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先是一口血吐了出来,接着就晕了过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后来下毒、逼宫,圣上居然闭口不提,要息事宁人,只连同‘祝将军’构陷八王府一事治了太子一个听信谗言的罪名,将他禁足于东宫。

    太子被问得无言以对。

    小宋大人这是一把火点燃了整个朝堂,眼下火势越来越旺,根本就无法扑灭。

    只见这位之前还巧舌如簧的尚书郎突然吞吞吐吐了起来:“是……是太子的。”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混乱。

    小宋大人对着周大人摇了摇头,转身面向圣上:“皇上,江州一案冯大人与薛府皆是受人陷害,微臣……证据确凿。”

    小宋大人看了一眼跪下的周大人:“周大人不足以证明,那么,敢问太子,靖州每年向朝廷报备的铁矿开采数额几何?而实际的开采情况又是如何?若一切真如向朝廷报备的那样,怎会发生大片矿山垮塌之事?”

    此番,即便是自己选择了鱼死网破,若不是颜朗私下里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不得不闹于朝堂之上,圣上他会不会仍是选择为了保住太子而息事宁人,即便是害得忠臣含冤而死、百姓无处申冤?

    小宋大人指了指宫人手里的佩刀,随即起身拿起那把佩刀向皇上解释。

    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哗然,薛晴早已跪得膝盖疼,听刚才尚书郎这铿锵有力的一跪,薛晴不免有些替他担心他的膝盖。

    看来,太子今日势必要被他们几人给拿下了。

    见众人纷纷看向自己,太子深吸一口气,镇定看向众人:“大家看我干什么?尚书郎说是出自靖州,大家就跟着信了?证据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