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2)

    况且眼下再无人能出面保住颜朗。

    薛晴见端妃突然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不免皱眉,心想着这宫里的女人果真是心思难以琢磨。

    端妃叹气:“一半是直觉,一半有迹可循。”

    这一点,薛晴始终难以想明白。

    正当薛晴在心中腹诽时,便听见门外宫人小声道:“娘娘,时辰到了,您该出来了。”

    无论事情过了有多久,薛晴始终不相信父亲会与冯大人相互勾结,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薛晴此次来京城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为了证明此前颜朗所说是真是假,王府究竟有无谋逆;二是为了顺藤摸瓜,找到江州之案的事情真相。

    回宫后,薛晴跟在端妃娘娘身后问道:“娘娘觉得会是何人敢向陛下下此毒手?”

    眼下,王府之事薛晴已从太子妃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大概真相,王府之事当年确实是被人陷害,而自己竟然还成了帮凶。

    江州一案虽未有确凿证据,但薛晴隐隐觉得或许江州一事和王府被人诬陷一事有所关联,甚至,极有可能与太子脱不了关系。

    太子继位后,说不准会对颜朗再次痛下杀手,正如当初他能谋划那么久颠覆八王府,继位之后,又怎会留颜朗一命。

    只是,在这其中,难道太子就不怕赵太傅会被牵连,进而害了他心爱之人全府上下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就是不知这下毒之人会不会和东宫有什么关系,毕竟找眼下宫里这个情形看来,似乎诸方面皆是对太子利好。

    若两件事情果真都与太子有关,那么,薛晴不得不怀疑其实当初并不是谁的可以成为‘赵琬儿’嫁给颜朗,而是‘薛晴’这个人最为合适。

    出门后,薛晴倒是从始至终恭恭敬敬地低着头,反倒是端妃娘娘一步一回头念念不舍地看向里面,还嘱咐到屋外候着的宫人:“陛下要是醒了,赶紧叫人来告知本宫。哎,陛下他……他何时才能醒来啊!”

    薛晴略感震惊地低头:“娘娘怎知……”

    一切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薛晴心有不甘地起来,三步一回头地带着东西跟在端妃身后出门。

    端妃看着薛晴的眼睛,良久才开口:“我想,本宫与薛姑娘心中所怀疑的或许是同一人。”

    很快,端妃娘娘便收好了银针和手帕,然后接过薛晴手中的药膳,手指沾了汤汁,轻轻地点在了陛下的嘴唇上。

    因为,就凭当初自己没有答应与太子合作这一点,一旦太子翻脸,便可立马接着自己‘逃犯’的身份开始对王府下手,私藏要犯这个罪名无论如何也是板上钉钉,王府抵赖不得,毕竟,人已经嫁进王府一两个月了。

    薛晴似恍然大悟般看向端妃:原来是在说给屋外那群‘耳目’们听的。一时间竟是不知皇帝身边到底还有没有不是太子的人。

    一想到这里,薛晴顿时着急得上前来跪在端妃娘娘身旁,看了一眼身后,确定屋外之人并没有推门进来,随即小声在床边说道:“皇上,您一定要快快醒来,您一定要快快醒来,当年王府一事另有隐情,还有,那封所谓的‘告密信’根本就不是我写的,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皇上,您……您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要醒来啊!”

    端妃只是静静的看向薛晴,不多言。

    因为事情太过于凑巧了,凑巧到太子当初通过太子妃和自己秘密相谈之时,就表明其实他一直在关注江州一案。

    到那时……不行,若是圣上迟迟不能醒来,那……当年王府无辜受陷一事,还有江州一案不久永无沉冤得雪之时了吗?

    不过,此前颜朗说的话确实不假。

    等到端妃再将药膳递给薛晴后,她便一如最开始进来时那般,坐在床沿边上俯身看向皇上,满是关心地自言自语道:“陛下,今日可有觉得哪里不适?您都这样躺了好几日了,总不见醒来。臣妾听闻太医早些时候又来瞧过,说您需要静养。臣妾也不能在这里呆得太久,怕影响您休息。陛下,您得要早日醒来啊!”

    闻言,端妃娘娘嘴角微微抬了抬,只等薛晴话刚一说完,便赶紧捂住她的嘴:“陛下需要清净,有什么要同陛下说的也要等到陛下醒来才行。你现在在这里说有什么用,陛下他根本就听不见,反倒是容易叫人发现。把东西收好,我们该走了。”

    这一阵忙活下来,薛晴知道眼下耳目众多,并不方便开口,于是一直很小心地替端妃娘娘留意着门外的动静。

    若是陛下迟迟醒不来,体内毒素迟迟不清,怕是过不了多久,太子便可登基继位。

    不过,要说这暗中给皇上下毒之人也着实是胆大心细,若非端妃娘娘见多识广,只怕是不少人还被蒙在鼓里。

    无人注意的地方,床上一直昏迷不醒的人微微动了动手指。

    薛晴觉得自己这话说得不对,于是又抬头问道:“为何娘娘会怀疑是他?”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