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1/1)

    成乔看了一眼桌上放着的剑,说道:“听铺子里的铁匠们说,最近官府把城中所有铁铺的原铁全都收购了,就连所有制好的铁器,刀啊、枪啊什么的,全买了。我这把,还是人家的多年私藏之物,我在那儿亲眼看着他给我开刃的。”

    依依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成乔看向门外:“我对这朝堂之事不了解。不过,要是我猜得没错的话,这京城……只怕我们来得很不是时候。”

    依依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眼下局势未明,不要轻易与朝中大臣有所接触?”

    成乔点头:“不管是明是暗,眼下我们最好不要与这里的人有所牵扯来往。只要薛晴一出现,我们立马带她离开这里。血海深仇自是要报的,但眼下时机不对,这里的风向也很不对。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里面的又牵连甚深,一个王府,一个太傅府,甚至还可能与宫里的人有关。还有你们说的那些杀手,如今我们可是半分关于那群杀手的底细都没查到。要是贸然被他们发现了,反倒是不请自来,岂不是自己乖乖送上门去。”

    成乔此话不错,只是依依难免会在心里担心薛晴会不会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不然怎么会在这里等了十来日也不见她出现。

    总不可能她会比自己和成乔先到京城才对。

    ……

    马车上,书影带着一尊白玉送子观音匆匆向宫门方向而去。

    听闻东宫侧妃有孕之后,赵夫人喜不自胜。可后来没过多久,宫里又传来消息说是侧妃胎相不稳。

    这可把赵夫人给着急坏了。

    之前迟迟不见有孕,赵夫人便私下里派人请了一师傅雕了一尊送子观音。没曾想后来还没用上就传来了好消息,所以这尊送子观音一时间便被搁置在了一旁。

    才高兴了没一阵,就传来了这个消息。又想起了那尊被搁置在一旁的送子观音,赵夫人便觉得许是自己诚心不够,于是好不容易等来了这一日,一大早便带着这尊送子观音前往城外观音庙还愿祈福,并请了庙里的师傅为这尊观音像开光加持,好让自己女儿腹中胎相稳下来。

    只是不曾想,正好在观音庙里面遇见了同样来许愿的一个三年未见的故人,薛晴。

    第55章

    起先,赵夫人还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认错了人。

    结果天意使然,薛晴也恰好转头看向了赵夫人这边。

    观音庙里,四目相对,薛晴缓缓起身朝着赵夫人身前走了过来。

    赵夫人一时间也不知是激动还是怎么的,险些没站稳,倒是薛晴下意识就立马上前扶住了她。

    赵夫人面上似有些慌张,但很快便被惊喜所掩盖,一把抓住薛晴的手,问道:“薛姑娘,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一路上,薛晴都在回忆着当年出现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虽然一时间还想不出有任何的破绽,但此时已非彼时,薛晴到底还是渐渐长了心眼。

    薛晴留意到了赵夫人面上一开始那一闪而过的慌乱,但既然她此刻又一如从前那般的对自己亲近,薛晴只能是先静观其变。

    而且,既然现在先在这里遇见了赵夫人,那便顺藤摸瓜,看能不能借机随她一同前往赵府拜访一下赵太傅。

    薛晴面带愁容地说道:“三年前,赵太傅暗中派人通知我要早日离开。可这三年来,迟迟未见有翻案,洗清我父亲的罪名。”

    说到这里时,薛晴留意了一下赵夫人,只见她眼神略有闪躲。

    薛晴继续说道:“来的时候,在途中听人提起此间观音庙甚是有灵,所以就来此祈求神灵保佑,愿我不虚此行。对了,夫人您来这里又是为何?赵大人近来身体可好?”

    赵夫人支支吾吾,似是在有意回避这个话题。

    薛晴觉得这其中或许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于是不等赵夫人借机先走,薛晴便提出要去府上看望赵太傅。说是当年走得仓促,又多亏了赵太傅的一番打点,想要亲自上门拜访,谢过赵太傅的大恩。

    如此一来,赵夫人既是想要拒绝也无法开口,只希望今日事情不要偏就那么凑巧,全都给撞到了一起。

    于是乎,赵夫人便带着薛晴慢慢进城回了赵府。

    路上,薛晴见赵夫人似乎并不像是在刻意避着自己,不由得开始在心里怀疑是不是自己猜错了方向。赵府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说是赵太傅其实并不是之前的幕后黑手。毕竟,自己提出要见赵太傅,赵夫人一开始虽有些犹豫,但仍是带了自己上路。

    只是,等进了赵府后,薛晴才明白过来为何赵夫人会这么如此不避讳自己了。

    原来是在他们回来的一个时辰前,赵大人便出门去了连州的一处书院,可能要等上一个月才会回来。

    难怪赵夫人一路上并不慌张。

    在她与赵夫人下了马车后不久,赵府的下人们就小心翼翼地将马车上那个笨重的箱子从外面抬了进来。

    薛晴看了一眼那箱子,正是一路上放在马车里,跟着他们从观音庙回来的那个箱子。

    只见赵夫人此刻正仔细嘱咐着下人要轻拿轻放,仔细着千万别磕坏了里面的东西。

    薛晴眼看赵夫人忙活着,赵太傅一时半会儿又回不来,便准备告辞离开。

    赵夫人明面上自是挽留,但心里只是希望她赶紧走,免得等会儿撞上不该撞上的人。

    薛晴并没有在赵府里面呆上多长时间,但来来去去这么多的下人,薛晴始终未曾见到书影和墨雪的身影,似乎连带着也未曾瞧出来‘赵琬儿’此刻已经回家了的影子。

    正当赵夫人送薛晴到大门时,恰好一辆马车停在了赵府门前。

    不等赵夫人反应过来,马车里面的人便掀开车帘下了马车。

    一开始,薛晴还没认出来。

    等人走近了些,薛晴仔细一看,才认出原来来人正是书影。

    一晃眼过了三年,眼下书影这身打扮倒不像是这赵府里的下人。

    书影一开始只觉得夫人身边的姑娘眼熟,等看见了夫人眼中的警告,书影才想起来这看着眼熟的人是谁。

    这……这不是那位薛姑娘吗?

    书影面上的表情有些僵硬,眼神在薛晴和赵夫人之间来回,除了叫声‘薛姑娘’之外,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薛晴打量着书影,又看了看那赶马车的小厮,最终还是小厮身上的腰牌提醒了薛晴。

    他们是从宫里来的。

    这腰牌自己从前在王府见过类似的,只是不知书影他们为何会有这腰牌。

    薛晴上前走到书影面前,笑着喊了声‘书影姐姐’,书影只好笑着应了一声。

    本以为事情可以就此过去,谁知薛晴接着又问道:“书影姐姐现在在宫里当差吗?”

    赵夫人站在薛晴身后连忙向书影使眼色,要她赶紧想办法把她糊弄过去。

    书影只得硬着头皮点头说道:“夫人的侄女现如今是宫里的贵人主子,所以奴婢便进宫跟在表小姐身边伺候。”

    赵夫人的侄女?

    宫里的贵人主子?

    之前怎没听说赵夫人有什么侄女?

    不知为什么,薛晴总是觉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侄女’身份有些可疑。

    薛晴又问道:“对了,我今日本是想来拜访赵大人的,可惜不凑巧。墨雪姐姐呢?她似乎不在这里,难道也和你一样,进宫去了吗?难怪我来了好一会儿了都没见着你们。”

    书影只得再次点了点头。

    只是,她这一点头,薛晴便越发在心里怀疑这个‘宫里的贵人主子’的身份了。

    书影和墨雪本是赵琬儿的侍女,当初为了自己这个假的‘赵琬儿’不引人怀疑,所以她们才会和自己一起到了王府,在自己身边帮忙提点掩饰一二。

    难道说这三年来赵府的人始终没有找到赵琬儿吗?不然,放着正经主子不找,书影和墨雪怎么入宫在一个‘表小姐’身边伺候?

    书影本是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薛晴的,况且当年背后之事,她也算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此番见了薛晴,她心中不免有些过意不去,甚至是不敢面对她。

    就这样,薛晴带着疑惑离开了赵府。而赵夫人和书影见她人已经走远了,才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

    赵夫人以为薛晴没见到想要见的人,加上眼下太子之势如日中天,薛晴她会知难而退,不日便会离开京城,所以也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况且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见过薛晴的人并不多,京城之中谁又还会记得她这个从前的‘世子妃’呢。

    书影则是不同,回宫的路上总是心中忐忑,除了对当年欺瞒她一事于心不忍以外,更多的是害怕她的出现会对小姐不利。

    进宫后,侧妃问及家中之事,书影心不在焉答非所问。

    墨雪觉得书影很奇怪,她做事向来小心谨慎,但今晚确实格外的不对劲,连连走神。

    书影不敢对赵琬儿有所隐瞒,便将今日见过薛晴一事一五一十全都讲了出来。

    赵琬儿是何等的聪明,立马意识到事情不对,加上前段时间太子因为骤然与祝将军失去联系一直觉得寝食难安,于是立马派人将此事告知了太子。

    ……

    半夜,城中的官兵开始挨家挨户搜人,每一间客栈都没放过。当然了,京中各位大人的官邸他们是不敢轻易惊扰的。

    只是,这找了半夜,都找到天亮了,也没把要找的人给找出来。

    太子心里的担忧是越来越多,尤其是眼看着颜朗不日便会带着长公主平安归来,还有谢元帅以探望圣上病情,为太后吊丧之由一同随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