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1)

    第11章 字迹

    苏允之回府后,脑海里都是那日苏蔺真和燕王世子在一块儿的情形。

    她早就想过,如今她寄生在别人身上,若是去告诉苏家人自己的身份,且不论他们会不会信借尸还魂的天方夜谭,就算是信了,也只会給他们增添无尽的麻烦。

    以她母亲那样刚烈倔强的性子,倘若知道自己猝死的真相,一定会不管不顾。更不提,自她出事以后,母亲就病得厉害,恐怕是再禁不起任何刺激了。

    苏允之怔怔地望着外面的树影,目光有些黯然。

    谁不想回到至亲之人的身边呢?

    可她不能那么做。

    她在窗前,脸颊上的泪水不知不觉就被寒夜里的风吹得冰凉。就在她给冻得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脸上忽然传来一阵温热的触感。

    像丝绸拂过她的面颊,那样地轻柔。

    与此同时,还有一股若隐若现的酒味和龙涎香的气息。

    苏允之一个恍惚,侧首一望,便落入一双漆黑的眼睛里。

    他站在重重叠叠的花木之间,身影有如一团模糊的水墨,在月光变幻间,时明时灭,时隐时现,仿佛鬼魅一般。

    此刻,他的指尖轻触着她的脸。

    她望着眼前的人,不知为何,一时竟连害怕都给忘记了,只愣愣地趴在窗台上一动不动。

    就在此时,月亮的清晖忽然洒落下来,将那个人的面目照得分明。

    “皇上......”

    苏允之愕然,随即啪地一声挥开了他的手。

    刹那间,她眼前豁然一亮,映入眼帘的是淡蓝色的帐顶。

    原来刚刚那是做梦。

    苏允之捂着心口坐起,止不住地轻轻喘息。

    “小姐怎么了?”紫云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走上前。

    苏允之摇头:“噩梦罢了。”

    *

    京城九江码头,水面金光烁烁,大小船只停靠岸边,两岸碧草青青,人群往来如梭,叫喊声此起彼伏,暖意融融。

    码头边,仆从正将大大小小的行礼搬上船。在这些大小船只中,有一艘毫不起眼的货船停泊在最南边,贴近南岸树林。

    然而,船中并无商贾,只有两个人相对而坐。

    这二人,一位是太子谢胥,还有一位则是平阳侯李韬。

    谢胥叹了口气:“我已经试探了燕王两次,他还是不同意。”

    李韬给他倒上茶,语气平平道:“不奇怪,燕王此人,一向刚愎自用。”

    “那老师的意思是?”

    “在他面前,露怯露得越多越好,你越是如此,他就越是轻敌。记得,要有耐心。”

    谢胥精神一振:“学生明白。”

    他顿了顿,想起一事:“老师,唐渠你可认得?”

    李韬点头:“刑部中人。”

    “他前日登门,想入东宫——为我驱使。”

    “那太子是怎么想的?”李韬挑眉。

    谢胥迟疑道:“此人在刑部实绩极好,可不知为何一直未得提拔,我看他很有些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想着若是此时我站出来做这个伯乐,他就会尽心竭力地为我办事。”

    李韬反问:“此人既有本事,却又为何不受重用?”

    “难道不是因为遭人嫉妒?”

    李韬摇头:“唐渠虽有才干,却心高气傲,就算是对顶头上司,他都会直接反对甚至是违抗。”

    谢胥:“竟是如此......”

    “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李韬缓缓道,“不知进退的人,留在身边,祸患无穷。”

    谢胥恍然:“老师所言甚是。”

    “不过,此人并非毫无价值,”李韬嘴角微勾,抬手扣了扣桌面,“有件事,太子殿下恐怕不知道,此人和万鹏认识,还对万鹏有恩。万鹏攀附上燕王之前只是无名之辈,唐渠救过他的性命。”

    谢胥心念一转,暗道:这种事,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唐渠心气高傲,第一个想到的靠山就是东宫,显而易见,燕王之流在他眼中并非是天子正宗,不过,殿下这次若是拒绝了他——”李韬一顿,突然就不往下说了。

    谢胥眸光一动:“那他就只能去求万鹏帮忙,让万鹏把他引荐給燕王。可是老师,这么做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我说了,燕王刚愎自用,他若把唐渠纳入门下,时日一长必生龃龉,”李韬道,“此人若是能给燕王殿下添点堵,就不能说是全然无用。”

    谢胥目光微闪,李韬看得很准,要与燕王斗,最要紧是耐性,这也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

    过了片刻,他摸着手中茶杯的边缘道:“可老师又怎么能确定,燕王就一定会将此人纳入麾下呢?”

    李韬望着他:“万鹏如今是燕王宠臣,燕王又好豢养食客,唐渠毕竟有才干,若万鹏去开这个口,燕王定会点头。”

    半个时辰后,谢胥与李韬说完话,便戴上兜帽,向他告辞。

    船身一晃,有另一人自门板后面慢慢踱步而出。

    这个人一身船夫的打扮,摘下草帽后,却露出了一张与这身行头格格不入的白皙面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楼知春。

    “侯爷厉害,三言两语把当今太子爷唬得一愣一愣。”楼知春朝李韬拱了拱手。

    李韬并不和他一般见识,抬手一指前面:“坐。”

    楼知春放下草帽坐下,自己给自己倒茶:“先帮太子扳倒燕王?怎么不先对付太子?他一个新立的储君,根基不稳,总比兵强马壮的燕王好对付吧?”

    李韬:“别忘了,太子背后还有皇上。再者,当今太子和燕王相反,天性多疑。”

    楼知春接道:“你的意思是,他如今还没完全信任你?只有帮他扳倒了燕王,才能让他的心彻底定下......”

    他一顿,啧了一声:“太奸了!”

    李韬闻言,凉凉地看了他一眼。

    楼知春摆手:“你别这么看着我,我可算你半个恩人。”

    李韬嗤笑:“不知所云。”

    楼知春却从衣襟里掏出一张薄薄的诗笺放在桌上,伸手在上面点了点:“你看看,这是你侄女的东西吧?要不是被我捡到,谁知道会不会給居心叵测之人拿去做文章......”

    李韬原本只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过去,看到上面的字迹,却倏然变色。

    他伸手按在纸的一角,垂眸扫了过去,眼睛微眯。

    李宜华的字迹他看过。

    这是谁替她写的,不言而喻。

    楼知春没想到他会是这个反应,一时摸不着头脑:“侯爷?”

    李韬却突然抬眸,朝他一笑:“楼大人有没有兴致——到我府里去尝一尝一品红?”

    楼知春一愣。一品红乃是酒中极品,他作为一个酒痴,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却之不恭。”

    谁知道二人一赶到木樨堂,李韬却让他看字:“你精于此道,替我看看,这诗笺上的字和这书上的落款是不是同一个人所写?”

    楼知春想问一品红在哪儿,对上李韬凉嗖嗖的目光,嘴巴一张开就又闭了回去。

    他看了眼李韬手中那本书,一见是苏宿的《奇星集》,神色一顿:“侯爷竟还有这个……”

    《奇星集》是苏宿的名作,写的是他早期游览北地时的见闻,大海名山、异方殊类,铺排描写,表现出北地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一度引发了大庆士子的北地游潮。

    既然是经典之作,市面上誊抄的版本早已不知几何,自然也不稀奇,可楼知春翻开一看,只瞄了几个字就变了脸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