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2)

    段德宝卖东西那也不是胡乱走的,在一次次的游走中,他如今的位置已经处在了县城的最中心,这地方放系统检测,想来只要有,那怎么也跑不出县城的范围。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检测到新副本-城隍庙副本。”

    啥?城隍庙?听到系统给出的副本名称,段德宝第一个反应是自己幻听了,等着系统确认就是这个词,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抬眼看向不远处那个门口廊柱上红漆都快掉光的地方,段德宝的眼睛有些发直!这会儿虽说还没开始轰轰烈烈的什么破四旧什么的(那是1966年的事儿),可因为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各种宣传,这样的宗教场所日子已经相当的不好过了,就段德宝现代时候在网上知道的,茅山这样的宗教洞天,一直到八十年代,二十多年里,都要靠着背□□,贴标语,领袖海报艰难挣扎保存传承。

    如今猛地,要往城隍庙里刷副本?这,这,这副本有点不讲理啊!虽然说,这副本本身,也挺神神叨叨的,看着就和封.建迷.信是一窝子,可……这一下子贴的是不是太近了些?这地方,这地方他就是想大度的全方位开放,那有人进去?这要是没人进去,那他原本打算的,让这新副本吸引注意力的主意还能成?

    就是这主意能成,这……这比他们村的那个副本,更犯忌讳好不!那些干部们能愿意传出去?若是穿不出去,光靠着百姓,这效率……还不如当时换个位置检测呢,哪怕是远点的县郊呢!只要是个出产东西的正紧副本,那也没这么为难人啊!

    当然,心里想归这么想,副本既然都已经出来了,让段德宝假装没发生过这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这不刷够二十次,那下一个副本怎么办?难不成永远不开启?那怎么可能!这可是他如今攒家底的最大依仗!

    所以没得选,段德宝该去还是要去啊,收拾收拾心情,段德宝重新看向系统页面,准备好好瞅瞅这新出的副本,不想这一看,眼睛又瞪圆了。

    副本名称:城隍庙--福利副本

    危险程度:1颗星;

    副本产出:3颗半星;

    副本最长停留时间:24小时

    现实时间比:1H:24H

    最高容量:1人;

    开启次数:50/日;

    通关奖励:随机

    擦擦擦,什么叫福利副本?什么叫一颗星危险程度?什么叫五十次开启?为啥他感觉脑子有点乱呢?什么副本一开启就有一日五十次?和这相比,他们村那副本算啥?难道他开了个假副本?

    脑子乱是对的,当段德宝瞅着没人注意,借着自行车掉链子,寻人帮忙的借口,一下子窜进城隍庙里,对着柱子一撞,进了这所谓的福利副本之后,才知道这个副本有多出乎意料!这就不是寻常的那种副本。

    这,这居然是个有奖问答副本!!!你敢信?

    一米上下高度的石台上,耳闻能详的各路神仙泥塑就这么360°的围着段德宝,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看着倒是很有艺术范!等着段德宝小心的走上前几步,想细看那神像前的神位牌的时候,许是靠近了,有了感应了,那神像面前突兀的就出现了一个透明的牌子,牌子上写着一道题。

    “请说出四书五经的具体名称。”

    “嗯?这个,这个,应该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段德宝有些不自信,他这个真的不怎么确定,不过好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给了他力量,关键时刻让他顺利通关了。

    “答对了,请面向下一位神尊。”

    这是一个神仙塑像一个题目?段德宝忍不住回头看了看着一圈的神仙,这有多少个?三四十个应该有的吧,那就是只要答出这些题就算过了?

    挠着头,段德宝听话的走向下一个石台。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这个我知道,蒲松龄嘛。”

    “答对了,请面向下一位神尊。”

    咦,这答对之后的话是一样的?这是统一格式了?不对,段德宝突然发现个问题,他答对了,那奖励呢?刷怪刷过了就立马爆装备的,这里难道不是答对了就有奖励?

    不,有还是有的,不过这副本比较讲究,它需要算计你答对多少,然后根据你的成绩给奖励,比如这会儿,段德宝答到第五题就错了,直接被送了出来,因为成绩太差,所以只给了一块毛巾。

    至于这答得多了会给点啥?这个……检测系统说了,一切皆有可能,全看成绩好坏!

    哎呦,这就有意思了啊!若是他一圈通关……好多他喜欢的东西都开始在脑子里飘了!什么都有可能啊!那钱有没有可能?金银珠宝有没有可能?

    新近开发出自己财迷属性的段德宝脑子热了,顾不得这会儿人生地不熟的,在人家城隍庙里,随时都有可能被看庙的庙祝发现,刚出来就急吼吼的又进去了一回。只是他知识积攒还是欠缺了些,那神像出题也出的刁钻了些,连着五次,都没能走到最后一步!

    不过这副本的好处倒是让回过神,恢复了几分清明的段德宝心下十分的乐呵!

    且不说这迷信不迷信的话,光是这些题……他似乎已经能看见,为了能得到各种奖励,县里的人们拼命读书的场景了!

    要说对六七十年代的历史有什么值得让段德宝感觉最心痛,除了那些古籍珍本,就是文化的断层!不管什么年代,知识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