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2)

    “妈,生意你可以找人合伙,或是交给别人去做。”

    “这家里天天离不了人,我去和谁合伙做生意?你们有没有把我当成这家里的人,这么大的事你们都不跟我商量一下。”李桂珍说着,眼睛就红了。

    杨嘉博有那么一点内疚,于是赶紧说道:“这不是怕你不同意吗?你托人打听一下,给奶奶请个护工你也能轻松一些,而且我现在也不上学了,可以多帮着你一些。其实养鸡种果树比做小生意赚钱多了,现在摆摊卖吃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也要想想别的出路。家里生意你做不了,但你可以转让给别人做啊,你要收点钱也行,不收也行,都随你。”

    “你说得倒是轻松,护工哪是那么好找的。而且承包山林种果树要不少钱吧,我们家去哪找那么多钱。偏偏你还不要张家的赔偿,不然现在手头也能有点钱啊。”李桂珍开始碎碎念。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会想办法解决。”杨建军说道。

    “妈,那些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护工不好请那就再加点钱,别舍不得。”杨嘉博知道奶奶病情越来越重,脾气变得更大了,确实不好找人。

    “那行吧,到时候可别抱怨我不尽心,该做的我都做了。”李桂珍也有些无奈。“对了,有人打电话给你,她留了电话号码让你给她回个电话。”

    “是谁找我?”杨嘉博疑惑。

    “好像是你以前的老师。”李桂珍不确定说。

    杨嘉博拿着李桂珍的记下的号码,将电话拨通,一个温柔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喂,你好!”

    杨嘉博听出这是他初中的第一任班主任的声音,笑着打招呼:“文老师好,听说你找我?”

    “杨嘉博同学,你的事我听班里的同学说了,你想不想回学校上课?我爱人在临县初中当副校长,若是你想继续上学,不嫌弃学校简陋的话,老师可以帮你。”

    “谢谢你,文老师。我家里最近事比较多,实在走不开,而且我也无心读书了。”杨嘉博想了想还是郑重拒绝了文老师的好意。

    “你学习不错,如果真不念书就可惜了。之前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你别放在心上,老师也是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自然就有不同的区别。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还可以重新开始。”文老师希望杨嘉博能继续上学,不放弃的继续劝说。

    “现在不是有自学考试吗?或许等哪天我想读书了,就去自学考个文凭。”杨嘉博确实有这个想法,而且上辈子他也考过文凭。

    “你不用急着回复我,你好好考虑考虑再给我答案。”文老师叹息一声,为他觉得可惜。

    “好的,我会认真考虑的。您是一位好老师,谢谢。”

    杨嘉博笑着挂了电话,他从别人那里接受到了恶意,但同样的也接受到了善意。有时他会想,如果没换班主任,他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呢?但人生没有如果。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建军请了人去收拾山林。杨嘉博找了杨巧惠,让她帮忙介绍一位设计师帮忙设计规划,荷花池边的建筑。

    杨巧惠听了之后自告奋勇,说:“嘉嘉,这个你不用找别人,这设计图我就可以帮你画了。”

    杨嘉博不好意思地笑笑。“谢谢姑妈,我还以为你只会画公路桥梁图纸呢。”

    “等我抽事件先去看看,测量一下然后再画图纸。”杨巧惠笑笑。

    “好的,那我就等着你来了。”杨嘉博说完,高高兴兴地走了。

    现在虽然有了电脑,但还未普及,上网也是用电话线拨号上网,慢得要死。杨巧惠他们画设计图,那是完全靠手工和计算器计算。不像以后各种软件工具,还有3D效果图。

    有了杨巧惠的帮忙,整座果园的平面规划图按照杨嘉博的意思画了出来。杨巧惠又帮忙请了施工队和打井队。杨嘉博的摊子铺得有点大,他让人在山顶修了个小型蓄水池,然后在山脚挖了一口深水井。原本两亩大小的荷花池,被扩建到五亩。原本的养猪场废墟,全被拆除。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院子不大但很别致,小桥溪水连接着一个个房间。

    荷花池边种了柳树,修了鹅卵石小道,荷花池上建了回廊水榭。池边不远的地方,正在按杨嘉博的要求建竹屋。杨嘉博要求竹屋样式,是他上辈子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很仙的竹屋。

    竹屋离地一米左右,四五台阶梯拾阶而上,是一个半露天的平台。进屋之后是个小客厅,左边是带书房的套间和洗手间,右边是厨房和客房。杨嘉博喜欢现代化的设施带来的便利,但不喜欢太具现代感的东西,屋内一应设施都古色古香。

    竹屋后圈了一大片空地,这是杨嘉博给自己留的住所,屋后是用来种小何首乌和兰草的地方。离杨嘉博不远处,同样还有三四栋比他这屋小一些的竹屋。一栋竹屋内有四个带卫生间的卧室,是将来招待客人用的。

    山上的泉水顺着小溪留下,绕经几座竹屋,汇入荷花池中。杨嘉博的竹屋外还种了不少七姊妹花,长成之后就是天然的花墙。

    杨嘉博忙得脚不沾地,杨建军同样也很忙,他忙着建围墙,买果树苗等等事宜。

    这边杨嘉博梦想中的庄园正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杨奶奶病情却突然恶化,被送进了医院。杨建军守着庄园,杨嘉博天天跑医院帮忙照顾杨奶奶。

    杨巧惠和杨美珍有空也会过来看看,因为杨建军一家继承了老人的遗产,所以照顾老人的事就全都交给了他们。杨奶奶血管硬化,脑供血不足,在市医院住了一个月都没什么起色。

    每天的医药费就是好几百,可把李桂珍心疼坏了。杨嘉博想了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和杨建军商议之后,做通了李桂珍的思想工作,将杨奶奶转去了部队医院。

    这一住又是一个月,不过总算是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因为花了很多医药费,李桂珍心中不痛快。杨建军只能告诉她,所有医药费都是杨巧惠出的。以前也是如此,两老的医药费都是杨巧惠出,李桂珍倒是没有怀疑,心中那点不痛快很快消散了。

    只是杨奶奶的这次痊愈就像回光返照一样,回家不到三天她就突然病逝了。杨家再次办起了丧事,一直没露面的杨建国也回来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