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1/1)

    冯效重重叹气,“你说得对,但你这么说,不觉得像反话吗?”

    程玉酌过来支招是为了不让李敢、太子爷和准太子妃尴尬,且程玉酌什么身份,现在是太子爷的心头好,用后宫妃嫔的心思来猜度,谁不想自己圣宠不衰?

    李敢这话把人家本来的好意都变成坏意了!

    李敢发抖,冯效提醒他,“我在给你提个醒,千万不要去太子爷面前说这事,也不要跟太子爷说姑姑善解人意,不然… …”

    李敢更抖了,“为、为啥?”

    冯效没解释,“自己悟!”

    *

    书房。

    赵凛同杨柏泉说起《祸乱野史》的事情,还将那书拿了出来递给杨柏泉。

    杨柏泉并没有太多惊奇。

    “殿下不知,此事已经折腾了一阵了,正是殿下对付反王的时候,臣便没同殿下提及。”

    赵凛意外,“此书胡言乱语也就罢了,只怕意图不明。”

    他指著书上所写的作者名,“厌真生?这是何人?出此书又是何意?”

    杨柏泉翻了几页。

    “这书先是自江南流行,本来并无有关襄王的那一部分,想来殿下也翻阅了,此书前半部却有影射朝政之意,却不明显。朝廷得知之后,便停了此书印刷封了市面买卖,不过此书写的确实勾人,暗地里,还是有流通。”

    杨柏泉说这样的书不可能封到彻底,但日子久了新鲜劲去了,看得人也就少了,朝廷也没有穷追猛打,只是南直隶布政司在处置此事。

    “可是没想到,皇上不知怎么得了此书,一看之下勃然大怒,当时就传令要抓这厌真生杀掉!”

    他这么一说,赵凛想起来几分,但他那时被襄王的事缠身便并未过问。

    杨柏泉说,“然而这厌真生神出鬼没,竟然没人知道他是谁又在哪,皇上怒了,让各地布政司专门派人抓人,可还是抓不到,又因为襄王作乱到处乱糟糟,便有官员提议劝皇上息怒,这等时期不必同一写书人计较。”

    但是皇上并未听劝告官员的话,非要抓那厌真

    生,又有多人上折子劝皇上,全都被挡了回去,皇上只问,“此人居心不良,尔等也居心不良吗?”

    一时间无人敢再多言,皇上又给各地布政司下令搜查厌真生下落,搞清此人身份,阵仗比之前还要大。

    赵凛沉了脸。

    那会他上折子要兵对付襄王没有消息,倒是为一个厌真生出动了不少人。

    “百官未再劝解?”

    “劝了,”杨柏泉叹气,看了赵凛一眼,“如今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的魏全清上了折子再劝皇上,说为了一写书人如此抓捕未免兴师动众,而且因着查封此书,连带着将江南多地曾刊印此书的书局封禁查抄,这可连累了读书人。魏全清也提到了此事,为江南读书人说了两句话。不料皇上接了折子,直接扔了出去,当即罢了魏全清的官!这一下,可没人敢再说了!”

    赵凛愣了一愣。

    魏全清正是魏阁老的嫡长孙,今日前来拜见的魏姑娘魏丹菱的胞兄。

    赵凛指尖在桌案上轻敲。

    魏丹菱求见,是不是因为其胞兄罢官一事?

    赵凛问起了魏家的情况,“魏全清被罢官,魏家魏阁老如何反应?”

    杨柏泉摇头,“魏家没有反应。”

    赵凛默了一默,没再多问。

    两人又说了两句那尚未抓到的厌真生和《祸乱野史》。

    人没抓到,书也没能彻底封禁,还多添加了“仁明”襄王爷的内容,这厌真生是和朝廷,或者说同皇上,正经对付起来了!

    杨柏泉连道稀奇,“此人一路被查,还能如此快地出书,也是令人震惊!”

    只是令赵凛惊诧的并不是出书速度,而是此人照着仁康太子和先太子来描绘书中襄王,到底是何意图?

    … …

    赵凛同杨柏泉议过事,日头西斜,天色将晚。

    小棉子要摆饭被他止了,“她在做什么?”

    “回爷,姑姑在做针线。”

    赵凛心下稍安,起身去寻程玉酌,进了特特拨给她的小院,正瞧见她坐在院中小池塘边在穿针引线。

    赵凛心下更安几分,见她没注意自己,便轻手轻脚地绕到了她身后。

    他站在她身后瞧着,见她针线活做的慢急了,哪似从前一样飞针走线?

    她不知在想什么,半晌才动上一动。

    赵凛皱眉,正要开口。

    她却突然一动针,扎到了手,血珠瞬间溢了出来。

    程玉酌扎了手,才回过神来,还未来得及擦拭,忽然被人握住了手。

    熟悉的男人气息迎面扑来。

    她抬头看向赵凛,“太子爷?何时来的?”

    赵凛瞥了她一眼,“好生生做针线,你在胡思乱想什么?怎么能把手扎成这样?”

    他抽了帕子替她擦拭,眉头皱成了疙瘩,“疼不疼?”

    程玉酌摇头说不疼,要把手从他手里抽出来。

    他不肯,“你告

    诉我,你在胡思乱想什么?”

    程玉酌低着头说自己在想弟弟妹妹的事。

    “胡说。”赵凛不信。

    “你弟弟程获此番立了大功,孤已为他请封三品昭勇将军,等事后调任京城大营。你妹妹程姝离了袁家在济南附近修养,等程获从襄阳回来,两人带着盈盈一道进京,你们姐弟三人团聚。你皱着眉犯愁,会是在想你弟弟妹妹之事?你如今骗我真是连草稿都不打!”

    程玉酌咬了半边唇。

    赵凛还不肯放过她,问她,“你是不是在想魏丹菱的事?”

    程玉酌更不说话了。

    赵凛又生气又心疼,替她轻轻撩起耳边的碎发,“阿娴,我同魏氏只是定亲又不是结亲,她此番前来约莫和近来魏家的事情有关,你不要多想。”

    程玉酌低着声,“我没有多想。”

    赵凛才不信她,要说什么,又听她继续道,“皇后娘娘甚是看重魏家,魏姑娘又是为了魏家的事前来,太子爷还是以大局为重。”

    又是这话。

    赵凛听得气鼓鼓,可在她微蹙的眉头上又不能将她怎样。

    赵凛见她指头已经不再出血,小心吹了吹,被她收了回去。

    赵凛一个头两个大,快要气鼓成了一只癞蛤.蟆,“阿娴你… …”

    话还没说完,李敢又冒了头出来。

    赵凛眼神犀利扫了过去,李敢缩了脖子,却又不得不开了口。

    “太子爷,魏、魏姑娘又来求见了。”

    赵凛狠狠瞪了他一眼,“让她走,孤不见她!”

    李敢一张脸都皱巴了起来,上次还能说有要事,这次呢?

    他目光不由地落到了替他解围一次的程玉酌身上。

    程玉酌突然起了身。

    赵凛都吓了一跳,连忙拉了她的手,“阿娴,怎么了?”

    程玉酌没有回答,只是看向赵凛,“奴婢以为,太子爷至少不应下了皇后娘娘的脸面。”

    话音一落,小院陡然一静,连虫鸣都不见了。

    赵凛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好好好,去就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