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1)

    成彭连忙给小棉子使了个眼色,小棉子不得不爬起身来,免得被程玉酌发现蹊跷,犯更大的错。

    他看向太子,太子神色没有半分和缓,抿着嘴,目光沉沉。

    程玉酌完全不晓得内院的事,进了二门,一眼瞧见几人全站在东厢房门口,院内空气好像凝滞一样,异常紧张。

    而程玉酌再一次看见了那位替身的脸。

    她脚下微顿,却感受到那人直直射来的目光。

    师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能出错,不能出错!

    程玉酌极力压住本能的慌张,一步一步向院中走去,走得近了,还同他们客气地点了个头,又继续往前走。

    直到她进了自己的房间,背后那凌厉的目光,好像还没有撤开… …

    门帘落下几息之后,赵凛才转过了头来。

    他目光从冷汗倍出的小棉子身上掠过,叫了成彭。

    “五年前,程玉酌在何处?”,,

    第7章

    五年前,程玉酌也在尚功局里面做事,那时候她还不是六品的司珍,而是七品的典珍。

    成彭对于程玉酌的了解,仅限于她的品级升迁,但在私事上面,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正是因为在私事上不清楚,所以成彭特地问过小棉子,五年前那件事的时候,程玉酌在什么地方。

    “… …当时,程司珍应该随着尚功局的人,在宫外别院清点地方进贡上来的皇后娘娘千秋节的贺礼,如果没有出错,程司珍并不在宫中。”

    成彭这样回答了,见太子没有出声,不由小心看了过去。

    太子沉默着,看不清眼中的情绪。

    五年过来,都没能找到那位主子,眼下遇见的人,怎么会这么巧就事呢?

    半晌,太子“嗯”了一声,无喜无悲,或许已经习惯了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成彭退了下去,太子却叫了小棉子。

    小棉子早已吓得汗流浃背,闻声慌忙进了东厢房。

    然而太子并没有处罚他,反而问,“紫檀雕花的匣子呢?”

    小棉子没被问罪,如听佛音一般,连忙从箱笼里寻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紫檀木雕荷花的小匣子,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太子没有立时打开,拿过匣子,定定看了两眼,挥了挥手,清走了厢房里所有的人。

    小棉子如遭大赦,退出了厢房,额头上面已经满满都是冷汗了。

    姜行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打趣了他一句。

    “这下老实了?看你还乱不乱说话,不过你倒是把太子爷的心思又勾起来了,太子爷晚上又吃不香,睡不着喽!”

    成彭和小棉子都赶紧让他小声一点,姜行低低笑了一声,压了压声音。

    “那匣子里边到底是什么东西?太子爷一打开,恨不能看上一天!”

    小棉子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两人都看向成彭,成彭跟随太子爷的时间最长,在太子还是六皇子的时候,就已经跟在身边了。

    成彭声音压到低的几乎听不见。

    “那紫檀匣子,太子爷这些年,一直随身带着。里面是那位主子当年留下来的簪子。”

    姜行和小棉子都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姜行啧啧两声,“难怪… …不过那位主子,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让太子爷这般记挂心上?”

    关于这个问题,成彭没有回答,他只是摇了摇头。

    那件事情着实有些复杂,其实连他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

    程玉酌被那目光吓到了,抱着静静在屋里面躲了半天。

    她不明白的是,那明明是替身,怎么目光如同太子一般?

    难道说,现在的替身都要如本尊一样,让人难以分辨吗?

    程玉酌不敢在院子里面活动了,出门上街买东西,心里琢磨着,还得找一个打下手的人,好歹能替她做些事。

    可眼下最让她惆怅的,是找妹妹程姝的事情。

    有了牙人老钱和黄太太的事在前,她也不敢大肆宣扬找人,免得被人利用了。

    程玉酌走在街上,看着车水马龙的济南城。

    济南城这么大,她的阿姝到底在哪里呢?

    他们姐弟三人失散的时候,阿获八岁,阿姝十一岁,都已经识了字,读了书,懂规矩,懂道理了。

    尤其阿姝当时弹了一手好琴。

    那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肯定能把自己保护好!

    程玉酌夹在川流的人群里,四下茫然地寻着,祈祷着。

    阿姝还在济南吗?

    快些让姐姐找到吧!

    … …

    程玉酌一直想着她的妹妹阿姝,一不留神,差点和对面急急忙忙走过来的女人撞上。

    她定睛这么一瞧,对面的女人也瞧住了她。

    “是程姑姑吗?抱歉!没撞着姑姑吧?”

    原来是周常媳妇那个命苦的表妹,程玉酌记得她叫刑春。

    刑春手里拿着一个木盒子,神色匆忙,刚才和程玉酌差点撞到,手里的木盒子晃开了,里面露出半截银镯。

    程玉酌提醒了她一句,“你这镯子小心掉出来。”

    刑春一听,连忙将镯子稳稳拿在手上,“多谢姑姑提醒!我家里儿子病重,吃药费钱,只能把这祖传的镯子当了,还指望它能当二两银子呢!”

    程玉酌听着点头,瞧了那镯子一眼,“这银镯瞧着有些年月了,花样倒是少见,却也精致,不只二两银子。”

    刑春听得眼睛一亮,“我是把能当的家当都当光了,把能借的钱也都借光了,只剩这我件祖母给的镯子,正是因为家传,这才留到了最后,要是能多值些钱,能救我儿的命,再好不过了!”

    刑春的儿子伤了腿,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如今还没好,越发得病重。

    若是寻常寡妇带着的孩子,只怕早就不指望了。

    刑春能为孩子做到这般,程玉酌倒是想帮她一二,就怕她不肯平白无故受别人的接济,贸然出手,反倒有些瞧不起她的意思了。

    程玉酌压了一下心思,又提醒刑春,“当铺多半讨价还价,你这银镯品相不错,不要低贱当了。”

    “多谢姑姑指点!”

    *

    永兴伯是济南本地的贵勋人家。

    当年□□起兵造反从济南路过,停留过一阵,济南不少人家都有从龙之功,如今尚在的贵勋,除了永兴伯还有归宁侯。

    只不过上一任归宁侯爷早早过世,现任归宁侯爷年幼承爵,难免青黄不接,败落不少。倒是永兴伯府一直兴旺。

    黄太太本来没有脸面进到这永兴伯的门槛里,只是因为永兴伯夫人喜好打牌,世子夫人却不行。

    世子夫人为了讨好婆婆,只能寻人教她打牌,一来二去,倒是和黄太太几人熟络了。

    几个商妇从永兴伯家出来,又开始商量给永兴伯世子夫人生辰礼的事。

    不过这一次,她们打听清楚了。

    世子夫人下半年要为婆婆伯夫人六十大寿献礼,夸下口说要送百寿之礼。

    这百寿之礼便是由一百件不同的“寿”样纹的物件组成,世子夫人以为不是什么难事,没想到凑到九十九件,竟然怎么也凑不上最后一件了!

    世子夫人愁啊,又不好大张旗鼓地搜罗,便放出了风去,她这散生的生辰礼,就是想要稀奇的寿字纹物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