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2/2)

    看来大人为了今天书院的建立准备已久。

    有人肚子不争气的咕噜噜叫了两声, 众人寻声望去, 村长旁边一个面庞黝黑的汉子, 红着脸,恨不得将头埋在地里一样躲在村长身后。

    别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奖金,说出去家长脸上有光,亲戚朋友听了也开心,唯独自己什么都没有,那时候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可想而知。

    锦绣告诉众人:“往后书院的各种嘉奖仪式都会来这里举行,届时会请嘉奖当事人的亲属一同参观,接受众人的恭贺。”

    方方正正十分宽大,远远走来就能闻到一阵又一阵诱人的香味。

    再是让元家庞大的商队几经努力,在各地搜寻有用的书籍,加上宁亲王的个人贡献,几方结合之下,几年下来,才有了现如今的藏书楼。

    想着回头找机会一定要和锦绣好好说道说道,事情不是这么办的,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别再给这些学生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白瞎了大人一番苦心,还得不着好,何苦呢?

    光是锦绣口中那些五花八门的奖励,就让万水村村长觉得锦绣不是在开办书院教书育人,而是在做慈善,就算他老头子一辈子没进过书院,但早年间也自己习得的几个字,读过几本书,哪家的书院会不要命一般给学生想方设法的送银子?

    但在锦绣缘里,这些都不重要,他所实行的一切,只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村长不好意思的出来打圆场, 拍了那汉子脊背一巴掌,教训道:“现在又不是那些年吃不饱, 穿不暖的时候了,你还跟过去一样,抠抠搜搜的舍不得吃, 现在好了吧,在大人面前丢人现眼。”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锦绣有意识地想要在明安府建立书院的时候,先是将小时候元老爷为他寻么来的那一屋子藏书,让人整理一番运回明安府,挑挑拣拣将一些能用上的全部让人抄录整理,最后搬来这里。

    报告厅的座椅设置与小广场篮球场那边相差无几,都是后一排比前一排高一点儿,便于后面人来更加清晰地看清楚前面的场景。

    光是想想,到时候同一个村子里的二蛋有奖学金,二柱有助学金,二狗有三好学生奖励金,二栓子有助人为乐奖金。

    说实话,村里镇上各家红白喜事的大锅饭, 众人也不是没吃过。那种大锅饭都要请来当地有名的厨子亲自操刀,免得丢了主家的脸, 让亲戚朋友觉得他们不够大气。

    别说学生了,就是那些清高非常,视金钱如无物的老师们,一开始可能不在意,但时日一长,难免放在心里几分。

    针对这点,众人还不是非常惊讶,让他们大开眼界的是报告厅良好的扩音设备,在如此巨大的报告厅内,站在最后一排的人,竟然能听清晰听到台上之人说的每一句话,这就非常不可思议。

    当然锦绣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知道的话也不会对他的决定产生任何影响。

    现在操场上还没什么人,这些老爷们肯定自持身份,不会亲自下场去体验,因此锦绣抬头看日头,感觉差不多了,直接带这些人去了食堂。

    整整两层楼高的食堂建筑方式与城外居民区一般无二。

    从锦绣口中,万水村村长以及一众家长们,第一次知道还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好学生,品德兼优,助人为乐,等等奖项的颁发都会在这里举行。他们也有沾自家孩子光的机会,与孩子们一起站在这个绚丽的舞台上,接受旁人艳羡的目光。

    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锦绣和宁亲王师徒二人的心血所在,是他们两人的个人财产,因此,两人对这些书在意非常,立下严厉规矩,借书和看书都要经过严苛的审核,就是为了保证这些书的价值。

    第209章 百年大计   食堂  宿舍

    没错听锦绣说了这么多,在很多家长心中就是他人傻钱多烧的慌,想给旁人家孩子送银子,你听听就知道了,助人为乐,要奖励金钱,那什么三好学生也要奖励金钱,还有什么勤工俭学标兵也有奖励,还有什么奖学金,助学金,哪一项不是给学生送钱的?

    出了学术报告厅,又带领众人从后操场那边的跑道和篮球场足球场转悠一圈,让这些人再次感受到书院的环境是何等优越,在这里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别说那些村里来的家长们,就是府城高门大院儿出来的老爷们见了这般环境也不得不感慨一句,书院的大手笔。

    不管哪种猜测都不会认为这些藏书是心血来潮之下,就可以得到的。

    只要大家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锦绣就有办法让他们更加在意。

    同在一个书院教书,这位先生手底下光是助人为乐,热心肠的好孩子,一学期就能出十个八个,而那位先生手底下就连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勤工俭学,之类的学生拢共合在一起都不足一手之数,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哪个书院不是每逢年过节,先生们,同窗们互相攀比送礼?

    他的这些举动在后世已经得到充分认证,不管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

    万水村村长,这狡猾的小老头儿,一向是便宜不占白不占的人,如今听得锦绣一番话,也难免生出一点羞愧。

    虽说这时候的书院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日后全日制全民普及义务教育性质完全不同,一个是为了自己,为了家族百年荣耀,改变阶级命运而读书,一个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义务教育而读书。

    前院的亭台楼阁环境优美, 后面的体育场粗狂大气,粗犷中又不失几分柔情,两边的窄道上特意移栽了鲜活的花朵, 在绿草地的交相辉映下, 显得生机勃勃,让人看了就心里高兴。

    等出了藏书楼,锦绣又带这些人去报告厅体验一番。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人生在世,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谁还不是为了一张脸面活着呢?

    但这么多年来,就从未闻到过哪家的大锅饭, 有明安书院食堂这般诱人。

    当然,这些锦绣是不会告诉在场中人的,有些事情只有当事人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广而告之。太多人知道,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