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1/1)

    建不成也就罢了,事情闹得这般大,最后潦草收尾,不仅发起人锦绣会成为一个笑话,而且元家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声誉也毁的差不多了。

    这件事不仅冯舒年好奇,其他人也很好奇,伸长耳朵都在等锦绣的一个答案。

    锦绣自信一笑:“难道你们对我这个计划没有信心吗?”

    说实话,还真是有。

    锦绣话音一转:“就算没有别人,我元家也能想办法将一期工程给完成,只不过是麻烦些而已,到时候有了一期工程打底,见到效果,哪个傻子还会拒绝到手的金钱?”

    有钱了不起啊?众人不约而同的想。

    有钱还真是了不起,真踏马的好羡慕啊!

    其中像是喝了一整壶老陈醋的就是定王本人了,他卑微的发现,身为皇子,天家贵胄的他,手里的银钱还抵不上锦绣将来能继承的家业的一个零头,何其可怜!

    酸的牙齿都倒了。

    元老爷子在旁边笑眯眯的打断这不断往外冒酸气的氛围,将手里的账本交给寿管家:“这两天外面传来的消息都很正面,迟疑的人不少,毕竟这是亘古未有之事,没有前例可循,有人不想将全部身家都压在上面是非常正常之事。

    但胆大心细的也不在少数,其中不少人已经暗中调集银钱,动作很隐秘,但还是有蛛丝马迹露出来。”

    说到这里,元老爷倒是说起了另一件事:“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一个名叫刘明的托人给我捎话,说他们商队本身拥有的银钱不多,但也想参与到明安府的建设中来。

    故而,提出了另一种合作方式。”

    锦绣好奇:“什么?”

    元老爷淡淡吐出两个字:“以实物投资。”

    刘明就是周文特意打发来的人,周文还提前将这件事写信告知锦绣。周文是真的想与锦绣合作,拉扯出一条从北边到明安府的商队。

    当然,周文暗中布置的也不止刘明这一颗棋子,前期如何,端看他们个人表现,等到后期,若是有争气的,能杀出重围,锦绣自然会关照一二。

    若是连第一关都过不了,不用锦绣说,周文也明白,阿斗就是累死了诸葛亮,不还是扶不起吗?

    所以,打从一照面就将周文的书信拿出来,试图让锦绣对他特殊关照的人,就已经提前出局了。

    这位刘明,虽然激动,但始终按兵不动。

    刘明的请求也很简单,他的意思是,明安府想要在城外搞一个马场,那总得需要马吧?

    这马从何而来?

    他们北边儿常年和北境的胡人打交道,私下里贩卖马匹的生意他还真有门道。

    而放眼整个中原,还真是北境胡人养的马最壮实,训练好了,在战场上是最精锐的骑兵坐骑,北境的马匹是公认的好。

    刘明就是想和衙门签订一个协议,以物资投资明安府,刘明对明安府,有一种迷之自信,甚至已经想好,将来老了,要在明安府买一个小院子,种菜钓鱼养花,日子赛过活神仙。

    丝毫想象不到,那时候能在明安府城内拥有一处小院子,会是多么让人眼红的事情,但凡谁家小子在明安府有祖上传下来的宅子,大姑娘都是争抢着嫁的。

    就跟后世有一段时间,谁家要是在京城三环内有一套四合院,不是官n代就是富n代没跑一样。

    锦绣听完就笑了,这可不就合作商主动找上门来了嘛!

    “这样,咱们稍后不如再举办一个竞标会,想以物资投资也行,不仅马匹,就是砖瓦,木料,窗户,粉刷工具,都可以来投资。

    咱们不仅支持,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明安府附近建厂,开始分店。

    但前提是质量要过关,质量不好的,咱们一律不要。

    先让他们货比三家,从价格到做工到性价比上,一一比拼过后,咱们就选择最后的胜利者。”

    谢六听得目瞪口呆:“就这,你还说自己不是生意人,你要是生意人,天下其他生意人还有活路吗?太损了!”

    定王幽幽道:“读书人,心真黑!”

    倒是元老爷听了若有所思,觉得此计大有可为,毕竟现在是卖方市场,供小于求。

    第168章 招商引资   竞标

    只能说, 天底下所有人都是一个德行,借钱的时候是孙子,钱借到手, 反手就能当大爷, 让债主当孙子。

    明安府这边也大差不差,钱没到手,官员们表现的对商人们十分谦虚,虽不至于低声下气没有尊严,但腰板也是能随时就弯下去向对方见礼的。

    结果钱一到手,大会还没结束,立马腰杆子挺直,翻身做了主人。

    无他,冯大人在大会上宣布, 明安府要开启新一轮的竞标会,直接翻身农奴把歌唱。

    这玩意儿和之前锦绣建议的竞标会还不一样。

    经过元老爷和寿管家的大致估算, 明安府现在不需要太多的投资者来分薄将来的利润,可以接受以物投资, 但不能太多, 要经过慎重考场, 精益求精。

    但锦绣提的竞标会建议也不是不行, 可以两者相结合,竞标继续, 明安府这边择优而取,但该给的钱一分不少的给对方。

    这就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银的生意, 且是大生意。

    建设一座城所需的物资何其庞大,争取到这一笔单子,一个小作坊家族产业立马就能跑步进入百万商贾行列, 一个大商贾家族能因此扛过十几年颗粒无收的惨状而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个消息就像油锅里滴进一滴水,下面的商人们立马就沸腾了。

    大多数人现在想要争取的根本就不是以物资入股,而是拿下这笔单子,挣到这笔钱。一座城市建设所需的物资何其庞大繁杂,就算自家没有相关行业的生意,谁家还没有个合适的想要提拔的亲戚呢?

    就算没有,有些心思活络的已经想到哪里有合适的作坊可以高价收购一个,稍加改良,送来竞标。

    万一选中了,将来多少成本赚不回来啊!

    只有少部分人,像是刘明那样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和目的的人,才会一心想以物资投资。

    但现在也不是什么都需要的,水泥配方还掌握在官府手里,不能向民间开放,因为这东西要严加管控,作业时多层防护,即使这样,也是一项极为耗损工人寿命的事情,万一有民间商人掌握了配方,为了赚钱,能干出商人不把工人当人,而工人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人,拼命赚钱,而不注意安全的事。

    因此水泥由官府自己出了,已经在快速建厂增产。

    而砖瓦泥沙石头之类的刚需,才是现在竞标的主要目标。

    至于后期需要其他物资,可以后期慢慢进行,不急在这一时。

    冯大人将竞标物资名单送到众人手里,大声朝下面嚷嚷开的人群道:“诸位,诸位!时间紧迫,明天又是个黄道吉日,因而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先用明安府自己准备的物资动工了!

    但这些物资是远远不够建设明安府的!

    因而,竞标会计划在十五日内紧急完成,前期先签订半年的契约,若是半年之内,双方都很满意的话,后期我们会继续续约,若是哪一方不满意的话,我们就需要重新开始竞标!

    希望诸位可以理解,互相理解啊!”

    冯大人虽然脸上还是谦逊的表情温和的笑容,拱手行礼的时候样子说不出的儒雅,但腰板挺直,再也没了之前底气稍显不足的感觉。

    但现在没人在意这一点。

    众人都在心里琢磨,半个月准备时间确实紧张,但从竞标会开始到结束,最快也需要大半月的时间,中间出点什么事,两个月也就过去了,明安府现在的物资储备,大家心里都有数,也就是四五个月的量。

    若是现在起就停止往明安府输送物资,期间只有两到三月的准备时间,这个时间安排也还算合理。

    之前一个招商会,现在一个竞标会,同时寻找合适的合作商,算是将这一盘棋给盘活了。

    在锦绣的计划中,绕开现在的主城,在主城东南西三面动工,逐渐将现在主城的居民迁居出去,而主城的位置,将来就不是以居住为主,而是真正的商业中心。

    以及官府的所有办公衙门和书院。

    是集经济、政治和文化为一体的地方。

    当然,主城这地方,现在就要开始慢慢的修建,比如书院,还有藏书楼等地方,就是闹中取静,建立在这里。

    等到将来,所有在主城居住的人全部搬迁出去后,这里还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改造。

    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锦绣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一个十分不显眼的位置,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看看一个个神情激动的商人,为了真金白银,将冯大人和赵大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不顾体面的场景。

    无声的笑了。

    锦绣给元老爷竖了一个大拇指:“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不愧是多年的老江湖,锦绣只提了一嘴,元老爷就已经想到了这么多。

    元老爷谦虚的摆手:“都是小把戏,比不得你能提出这样一个计划,还是少年人有想法,有冲劲儿。”

    两人进行了一番真心实意的商业互吹,锦绣搀扶着元老爷出了大厅,在知州后衙中走一走。

    没走两步就在一个隐蔽性十分不好的园子不远处,看见了假装在那里赏花的宁亲王老爷子。

    宁亲王和魏家老爷子两人背着手,假装对花花草草品头论足的样子,实则眼神一直往锦绣身上瞄。

    锦绣也不拆穿,谁让这两人嘴硬,今天早上锦绣邀请二人一起与他们去大厅小坐片刻,暗中观察一番,好做到心中有数。

    结果二人嘴硬,说什么:“这种事还用想吗?就凭我们二人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做出来的模型图,就能忽悠一大片脑子不好使,冲动想巴结上来送钱的商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