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2)

    赵大人看了方才那一出,想紧张都紧张不起来了。

    稍微坐直身子,将之前准备好的章程拿出来递给锦绣,在锦绣看的间隙,顺便解释:“之前一直在忙着制定统一的公文格式,下官带着几个有经验的账房仔细研究对比。

    虽然目前这个章程已经是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说实话,与之前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且完全达不到其他部门方便,简洁,一目了然的效果。

    下官们冥思苦想,还是觉不太理想,听闻大人您不仅是正德四十三年的状元,且于算术一道上也非常精通,想来问问您的意见。”

    赵大人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别的部门的工作进度他也看了,确实相当不错,连他看了都觉得,很多点子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偏他们部门做到最后,想将之前的东西全部推翻,推翻还不算,愣是没有新的想法,要不是知道上司在这方面好说话,他都不敢过来开这个口。

    因为一开口,特别像是找抽的。

    锦绣点点头,转身从后面巨大的书架上,准确的在一个格子里翻出一本册子递给赵大人:“你能主动来找我,我很开心,这是我师父之前从海外商人那里学来的一套计数法子。

    他老人家细心,将零散不成样子的知识,花费数十年时间整理出来,才有了现在你看到的成品。

    我想刚好可以在咱们这里试用一番。”

    锦绣拿出来的东西就是阿拉伯数字版的《算学初阶》,九九乘法表,以及数字表格的初步应用。

    赵大人是识货的,每个数字下面对应的阿拉伯数字一一比照起来,很快就能发现阿拉伯数字在这方面的优越性。

    越看越觉得这门学问精妙高深,很快沉浸其中,完全忘了旁边还有两人在等着他的回应。不时拍一把自己大腿,高呼一声:“妙!”

    然后继续看书。

    冯大人被赵大人的态度弄得心痒难耐,勉强挤在赵大人身边看了几眼,奈何他没有从头看起,看的迷迷糊糊,完全不明白这都是些什么。

    加上冯大人本人在算学上与赵大人相比,就是个渣渣,只能不甘不愿的放弃,想等赵大人看明白后,仔细跟他讲讲。

    总觉得自家大人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确实是好东西,但对科举不考算学的有些算学渣渣来说,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因为锦绣拿出来的东西,不仅给账房那边带去了数之不尽的灵感,还在赵大人的强烈要求下,让府城,包括下面县城的所有官员都要学会应用。

    对学会的定义,锦绣想的是精通,但冯大人头摇的像是随时要掉下来似的,一脸苦闷道:“大人,这实在太有难度了,下官有信心在半年内将这些知识精通,但短时间内,请恕下官无能,还请您宽限一些时日吧!”

    于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衙门里到处都能听到背诵九九乘法口诀的声音,就连看门的老大爷经过这些人的影响,也能摇头晃脑的背上两句。

    两位大人见面,互相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这样。

    赵大人:“五九多少?刘大人今早吃的好吗?”

    刘大人:“四十五,两个包子一碗甜粥美滋滋!”

    锦绣看这些大人的积极性很高,于是特意让人制作了超大卡片贴在府衙内的各墙壁上,只要抬头,不管你眼睛盯在哪里,总有一个知识点等着你去学习巩固。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府衙的大人们整体觉得自己升华了,以前去外面买东西,几文几两的混在一起,心算能力不强的,只能等着商家拨算盘。

    现在简单的口诀表一算,结果一清二楚,看账目也比以前更加心里有数。

    虽然被折腾的不轻,但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时才有人后知后觉的想起:“这套知识是大人老师传授给大人的,不知那是一位怎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啊!有这种能传世的学说,一点儿不藏私的让大人教授给我等,此等心胸,实在让人敬佩!”

    “哎,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仿佛记得,咱们家大人没有拜师来着?”

    “可大人也不至于在这种事上和我们开玩笑不是?没必要啊!”

    刚好几人的讨论被路过的锦绣听见了。他顺口就答了:“我有先生啊,只不过他老人家低调,不喜张扬。

    他老人家姓谢,名清风,字宁玉,出生高贵,京城人士。”

    说罢也没管众人什么反应,径直招呼人帮他牵马,和人约好了,要去蔗糖厂瞧瞧,那边儿最近一直在扩建,锦绣担心衙门的人为了赚钱,不管不顾,发生什么他不能容忍之事。

    等他的身影从衙门口消失,冯大人揪着自己的胡子,迟疑道:“谢清风,谢宁玉,怎么听着这般耳熟呢?”

    有人不确定道:“我知道有位先生,刚好与这位同名同姓,德高望重,隐居多年,不问世事,只不过没听说他老人家收了关门弟子之事。”

    有直肠子道:“这不很明显了嘛!咱们家大人就是那位王爷的亲传弟子啊!若不然,天下间还有谁会苦心孤诣研究一门新的学问十几载,学问大成之时,却不宣扬,还能随便让弟子拿出来让咱们随意学来使用?”

    众人心里本来就已经有了八分肯定,最后两分动摇的心思,也被这人给砸瓷实了。

    冯大人连连感叹:“不是我等不愿意相信,实在是那位老先生在士林间地位太过特殊,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接受过他老人家的教导了,一时难以相信罢了!”

    “我怎么没早一点儿想到这茬呢?咱们这是沾了咱家大人的光,也算是间接得了老先生的指点,与老先生有了师徒情谊!我若是写信给老友,他怕是嫉妒的眼珠子都要红了!”

    等锦绣回到家时,元老爷也与他说起了此事:“这般将事情说出去,王爷他老人家不会不高兴吗?”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