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1/1)
想到这些,锦绣心有不忍,出声安慰道:“阿文哥,要不改日我帮你再问问楚师父?看有没有什么更适合你的拳法之类?”
周文摇头,目光坚定,神色认真:“不用了,做了这么年梦我也该醒了,年后就要院试了,死心了也好,也能将所有心思都放在科考上。”
周文说到做到,自此之后,将以前打拳强身健体的的部分时间放在读书上,刻苦程度让元老爷惊讶不已,不明白这孩子突如其来的改变为何。
要不是锦绣拉着他每日锻炼半个时辰,周文甚至连这半个时辰都不愿浪费,一心扑在读书上。
周文和锦绣解释:“以前总觉得我在习武上还有机会,现在回过头发现浪费了多少时间,我就想着抓紧时间将以前浪费的都补上。”
锦绣给他解释:“咱们科考最少三天,关在考场里,也不知道那时候天气是冷是热,吃不好睡不好,蚊虫叮咬,环境不好,要是没有好身体,怕是熬不住的。”
周文一想也是这个理,前两次他们平安从考场自己走出来,还多亏他这几年坚持打拳呢。
于是也不抗拒跟着锦绣锻炼的事。
元老爷暗中观察了两天,发现周文这孩子除了在读书上更加认真外,其他没什么变化,放下心来,自然不让人继续盯着那边。
锦绣今年已经十岁,周文也是十四岁的少年郎,再也不可能躲在书房读书不见客了,于是临近年关这几天,两人陪着元老爷见了不少客人。
尤其是生意上的合伙人,还有自家铺子前来对账的掌柜,要格外注意。
要让众人见到元家下一代的力量,给他们信心,众人才能坚信元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跟着元家走是个在正确不过的选择。
当然锦绣的表现也足以让这些人放心,落落大方,对商业上的事也有不少了解,不清楚的事从来不随意插嘴。
更关键的是,锦绣县试府试都是案首,年后参加院试,很有可能成为秀才,就是这次不过,锦绣也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要是元家出个能在朝中说的上的话的,他们这些底下做事的,出门底气也能更足。
因此双方都很满意。
忙忙碌碌好几天,回过神发现已经是年三十。
今年的年夜饭比前几年更加丰富,家里人虽然少了,但气氛依旧热闹。
与以往不同的是,桌上还多了一道羊肉锅子,蘸料是锦绣和周文最喜欢的口味。
看出两个孩子的开心,元夫人笑着解释道:“听说前些日子老爷用这个馋你们两了,特意让人给你们准备的,今儿你们吃,让老爷看着!咱们也馋馋他!”
元夫人和几位姨娘也不年轻了,元夫人今年五十又五,保养的再好,岁月依然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就连最年轻的冯姨娘,今年也四十四岁,因着这个数字不吉利,今年谁都不敢在冯姨娘面前提起年龄之事,就连生辰,也在冯姨娘的暗示下,一家人找其他借口送了礼物全当庆祝。
元老爷心满意足的看着一大家子,在氤氲的食物香气中,喝几口小酒,笑眯眯道:“如今这日子,往前二十年,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啊!”
说罢呲溜一口,在元夫人开口阻止之前,将杯中酒喝了个干净。
元夫人刚想开口,在元老爷讨好的笑容中败下阵来,虚张声势道:“今儿过年,大家伙儿高兴,让你喝两口应应景儿,往后在没有这么好的时候。”
元老爷嘿嘿一笑,算是应下这话。
看几个孩子吃的差不多了,元老爷神秘一笑,起身:“走,带你们去看个好东西!”
元老爷的好东西藏的还挺深。
这么多年,元老爷第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搞神秘,大家都很配合。
一路来到家中最宽阔的园子,四周连个花草都没有,黑黝黝一片,只远处亮着不甚明亮的几盏灯光。
元老爷亲自提着一盏灯笼在前头带路:“这个好东西啊,要在阁楼上看才好,大家小心脚下!别磕着碰着。”
锦绣夜间视力好,站在拐角处打着灯笼,将众人一一扶上有明亮灯光处。
等众人都上了阁楼,元老爷朝身边人示意,马上就有人走到灯光明亮处,朝下方挥手。
只一瞬间,下面亮起绚烂的火花,明明灭灭,夺目之极。
从一闪一闪的火花中,能看见两个赤膊上阵的老者在临时搭建的架子下穿梭。
元夫人惊呼:“是打铁花!”
出绣开心的拉着弟弟的胳膊:“宝儿,真的是打铁花!好漂亮啊!”
周文半截身子都快挤到围栏下去了,兴奋的朝下边挥手:“比花灯节时在街上看到的还漂亮!”
阁楼下,家里仆人三三两两挤在一起,兴奋的朝打铁花的地方指指点点,看得出众人都很开心。
锦绣不知何时站在元老爷身边:“爹,谢谢您。”
元老爷不自在的咳嗽一声,欲盖弥彰道:“谢我干什么?爹可不是专门为你请来的。”
锦绣不说话,像小时候一样,握住元老爷宽厚温和的大手,两个一起看着下方的铁花。
这一刻锦绣觉得,就算星际时代花样繁多的烟花,也比不上眼前父亲因为他一句话,特意为他在过年这个特殊的日子,请人表演的打铁花。
在元老爷身上,锦绣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无私父爱。
等下方的表演结束了,元老爷才不自在的告诉锦绣:“你说的那什么烟花,爹问了很多人也没打听出个眉目,先看看打铁花,回头爹让人继续找。”
锦绣温声道:“不用打听了。”
元老爷不解。
锦绣解释:“因为不需要了。”有这一场就够了。
第54章 院试 进府城
年节第三天, 院试开始紧锣密鼓的报名,其后的上报身家履历,作保等程序, 作为经历过童生试的人来说, 都很熟悉。
而院试因着由提督学院主持考试而得名,提督学院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呼,乃是学政。
自走完程序,锦绣就不在去书院了,书院的先生也说过,依照他的水平,过院试应该没有问题,只看名次前后。
至于其他几人,除了楚舟, 或多或少存在学识上的漏洞,就看到时候够不够幸运了。
说白了, 科考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幸运加成因素, 只不过实力足够强的人, 总有出头的机会。
三月草长莺飞, 天气逐渐变暖, 锦绣一行人准备出发去府城。
这次元老爷说什么都要跟着一起去才放心。
锦绣觉得元老爷年纪大了,少操劳为主, 留在家里休养身体最佳,偏元老爷说:“爹在家里也吃不下睡不着, 估摸着成绩出来的一两天,心里着急上火怎么都静不下心来。
还不如让我跟着呢,至少在眼前看着, 爹心里踏实。
在说府城离这儿也就一天路程,小心一些,不碍事。”
元夫人本也不放心元老爷身体,元老爷这么一说,反倒是不好反驳了,因为元老爷完全说出了她的心声。
于是这次府城之行,元老爷也在其中,本以为只有自家老爷子不放心要跟着一起。
结果到了城外,几方人马一汇合,发现程家伯伯,冯家伯伯,何家伯伯都在,楚舟身边跟着的还是他族中堂叔。
几家的长辈见面免不了客气几句,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锦绣道:“我还以为只有我爹不放心我和阿文哥呢。”
冯舒年大喇喇道:“我和我爹说,书院先生的意思,我考不考得过不能确定,让他不要抱太大期望,结果他非得跟着我。
说什么怕我在外面乱来没人管得住,天地良心,咱们上次府试,长辈没跟着不一样好好地回来了?”
楚舟无所谓:“我觉得挺好。”
等马车重新长路后,锦绣周文和元老爷回到自家马车,周文还想拿出书继续看。
锦绣阻止了:“马车这么晃,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看花眼。”
周文有些焦虑:“可我觉得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多看一点儿是一点儿,万一到时候用到了呢?”
锦绣一看周文这是考前紧张,想了个法子:“要不这样,咱们口述,我随意挑一段文章开始背诵,在某个地方停下,你接着背。
或者咱们双方随意想个问题让对方按照标准的院试格式来回答,有不完整的地方,咱们一起商量着补充。”
周文很简单接受了这个提议。
马车内很快响起了两个背诵的声音,此起彼伏,半躺着休息的元老爷睁眼瞧了一眼,眼里露出笑意。
为了赶路,大家中午是在马车上休息的,傍晚找了个村庄住宿,众人下马车后,一大半儿拎着衣摆朝无人的地方撒丫子狂奔。
锦绣看了一个劲儿狂笑,慢吞吞的跟上去。
舒舒服服的解决完生理问题,冯舒年提上裤子,一脸放松道:“中午喝多了水,我爹还压着我看书,我说想下车休息一下,他老人家都觉得是我在找借口,可憋死我了。”
程远青撇嘴:“谁让你平时总找借口逃避学习,冯伯伯这样也有你的功劳。”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