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1/1)

    锦绣笑眯眯从里面取出几张银票递给夏绣:“这些留着给三个外甥买好吃的,对了,提醒姐姐一句,要是您真的押了我得案首的话,还是赶快派人将赌注兑出来,免得到时候赌坊的人反悔。”

    末了不忘提醒:“行事谨慎些。”

    夏绣已然明白锦绣和周文做了什么,深深看了两人一眼,匆匆出去安排了。

    等人都出去了,周文还晕晕乎乎的,感觉整个人幸福的在天上飘似的。

    嘴里喃喃:“宝儿,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就是做梦都没敢这么大胆的梦。”

    锦绣不甚在意道:“我还以为你在听到我得案首的一刻,就明白这些钱注定是咱们的了。”

    周文的感觉不真实极了,非常像穷人暴富不知所措,一脸梦幻般对着桌子傻笑。

    好半天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咱们也得赶快通知楚舟他们,快些将赌注兑回来,否则赌场一次赔了这么多,直接跑路怎么办?”

    锦绣直接翻个白眼儿:“还用你说,我早就帮他们取回来了。”

    周文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什么时候的事儿?”

    锦绣:“在茶园子时,我让他们将手里的兑换凭证交给我了,刚才一并取了。”

    于是万事不管的周文继续抱着银匣子傻乐,锦绣不愿打扰周文短暂的快乐,放任他一个人开心。

    出了门找来自己的贴身小厮,才有时间问:“阿文哥他们成绩如何?”

    小厮笑着答:“文少爷和县试一样,是乙榜二十五名,楚舟公子甲等第三,程少爷和冯少爷分别是乙等四十七,四十八。”

    锦绣心想,这几人的两月间的进步是巨大的,别看程远青和冯舒年吊车尾上了榜,但府试考生的整体水平不是县试能比的,这点大家都明白。

    小厮道:“文少爷这次又是二十五名,心里不太开心。”

    锦绣笑着摆手:“不开心都是过去的事,现在可开心的很。”

    傍晚锦绣拿到这次上榜人名单,才知道时丹阳第二,楚舟第三,最后一名,竟然是张三伟。

    这名字锦绣不能再熟悉了,那老爷子考了几十年,可算是有了一点儿回应。

    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何烈,排在十三名位置,锦绣仔细数了一下,府试录取的五十个名额,光他们靖林县就占了七个,这下怕是有热闹瞧了。

    外面的热闹锦绣暂时不知道,林家算是彻底热闹了。

    晚上夏绣张罗着要好好为锦绣和周文庆祝一番,林老爷和林夫人也顶着僵硬的笑容坐在席上。

    夏绣自觉今儿两个弟弟成了童生,其中一个还是案首,加上自己又大赚了一笔,算的上三喜临门。

    在席上拿出一家之主的风范,招呼众人吃菜。

    姐夫林平风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温声细语和锦绣说话,不时给夏绣夹菜,即使夏绣根本就不吃他夹的菜,他也能面不改色笑着说一句调皮。

    看的锦绣叹为观止。

    林老爷更是渣渣中的战斗机,这位根本不知道羞耻为何物,拿出一副温和慈爱的长辈架子给锦绣二人送了贺礼,勉励两人日后好好读书。

    只有林老夫人,功夫不到家,脸上的笑几乎僵在脸上,但也没敢说什么不好听的。

    锦绣心里大致明白,整个林家几乎都被夏绣姐姐掌控了。

    锦绣也就放心了。

    临行前,锦绣对夏绣道:“我会将这里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爹爹的,免得他老人家日后在别处听说,心里更加难过。”

    林老爷要是知道他亲自选的女婿让女儿糟了这么多难,指不定又要几天几夜睡不着。

    夏绣微微一笑,脸上尽是雨过天晴的淡然:“你不说我也要和爹爹说的,我这里有些生意上的事,还需要爹爹帮把手才能步入正轨。”

    三个外甥十分不舍两个舅舅的离开,围在两人身边撇着嘴要哭不哭的样子。

    锦绣一看就心软了,弯腰稍一使力,抱起可爱的外甥女知秋,和她小声约定:“知秋可以让你母亲给舅舅写信,舅舅会准时回信的,你想要什么不方便告诉你娘亲的,让你哥哥帮你写信悄悄告诉舅舅,舅舅给你找!”

    眼泪在知秋眼眶里打转,知秋小手紧紧抓着锦绣的衣领,在锦绣耳边轻声道:“舅舅,你不回去好不好?你在家,娘亲开心,就会经常将知秋接回家住,知秋不想被娘亲送给别的姨姨当女儿,知秋只想做娘亲的女儿。”

    锦绣被知秋说的鼻子一酸,被孩子的敏锐和可爱感动的心里软软的,学着知秋的样子,在知秋耳边小声道:“舅舅已经说过你娘亲了,你娘答应了,今天回来就不把你往别人家送了,自己家,你想住多久都行!”

    知秋高兴坏了。

    知春跑过来沉默的拉着锦绣的衣摆不放,锦绣想了下放下知秋,带着他到了无人的角落,知春才小声道:“舅舅,我也想像你一样厉害,你能告诉我怎么才能像你一样吗?”

    锦绣不解,摸摸知春的脑袋,摆出长辈威严道:“怎么了?”

    知春抿抿嘴,犹豫半晌,最终道:“奶奶和爹爹他们对娘亲不好,欺负娘亲,我看见娘亲哭了,但我不敢告诉弟弟妹妹。

    后来姥爷那里叫人送信,说你县试得了案首,爹爹就对娘亲好了一些。前天你府试也得了案首,爹爹对娘亲更好了。

    我就想着要是我读书也能和舅舅一样厉害,爹爹就再也不敢欺负娘亲,娘亲也不会一个人躲起来悄悄哭了。

    可是知春好笨,只比小舅舅小一岁,至今连四书五经都没读明白。”

    锦绣被知春说的心里又酸又软,心里又替夏绣姐姐高兴,都是好孩子。

    锦绣像个长辈一样揉揉知春的脑袋,温声告诉他:“知春不笨,只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回头舅舅让人将舅舅写的读书笔记给你送来一份,你先读着,往后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只管让人送信来,舅舅会帮你的!”

    辞别了夏绣一家,锦绣和周文心情愉悦的踏上回家的路。

    来时的一行人在城外集合,又是浩浩荡荡一群人,气氛比来时更加轻松愉悦,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无他,整个车队所有的考生都过了府试,成了货真价实的小童生。

    这让护送的人脸上都跟着沾光,与有荣焉。

    周文在马车上别别扭扭的问锦绣:“知春和知秋跟你说了什么?两个孩子眼睛都红了!”羡慕嫉妒之意不言而喻。

    锦绣不答反问:“那知夏和你说了什么?你嘴角都咧到耳根子去了。”

    周文不说:“没什么。”

    锦绣也道:“没什么。”

    无话不谈的两人第一次明确的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感觉还不赖。

    等锦绣的马车踏入乌兰巷子的第一步,就从巷子深处传来一阵一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差点儿惊了马儿。

    等拉车的马适应了这嘈杂的环境,缓步往里走时,巷子两边住的人家纷纷站在自家门口朝马车方向道喜。

    “恭喜恭喜,恭喜小锦绣喜得案首!恭喜小阿文成了童生啊!”

    锦绣和周文一看,连忙从马车上下来,对着四邻作揖回礼,感谢大家特意道喜。

    正为难间,元家下人飞快跑来,手里拎着糖果点心盒子,笑眯眯的挨个儿给两边的人家发糖果点心,让大家沾沾喜气儿。

    锦绣和周文的腰,从巷子口一直弯到家门口,前来贺喜的人越来越多,两人不停的感谢,锦绣眼尖的发现好几个孩子已经是第五次来两人跟前贺喜了。

    元家下人自然知道这些孩子是为了什么,大大方方的将糖果点心给了,惹得孩子们的笑声传的老远,笑进了人的心里。

    元老爷和夫人们矜持的站在自家门口等两个孩子回家,好半天都没见人影,着急的踮着脚看。

    元夫人抱怨道:“我都说了,咱们直接去巷子口迎一迎宝儿,你非要在门口等着,现在着急有什么用?”

    元老爷心里着急,面上也显出几分来:“你懂什么?咱们做父母的大喇喇的出去迎接儿子,让人看见了对宝儿名声不好!”

    一说这个元夫人就来气:“我迎自己的亲儿子,别人管这么多?能说出个什么花儿来?”

    两人正争执间,锦绣和周文终于到了自家门口,还没歇口气儿呢,爆竹又噼里啪啦的响起来,将两人想回家喝口水的声音淹没其中。

    第49章 围观  册子   工匠

    元老爷心情大好, 元家一连出了两个童生,一个还是案首,且年纪最大的周文今年才十二岁, 年纪轻轻, 元老爷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未来的无数可能。

    锦绣得了府试案首的消息,在整个城关镇引起极大轰动,大家看法不一。

    有人说:“早几年就听元家人说,他们家锦绣少爷三岁后就好了,且聪慧异常,我看哪,这一切真就像元家人说的那样,锦绣少爷是上天特意赐给他们家的宝贝,先苦后甜!”

    也有人说:“我是不信傻子能变好的, 说不定前几年传言锦绣少爷是个傻子,根本就是有心人故意在外面搞破坏, 坏人家名声!你说是谁这么缺德?那你自己想啊,元家锦绣傻了, 对谁有好处?”

    所有人都想见见这个十岁得了府试案首的神童。

    没错, 锦绣在外人心里, 已经是货真价实的神童了。

    不管外人如何说, 元家人过了刚开始几天的兴奋劲儿,情绪趋于平静, 也许是表面上的平静。

    因为元家人,不论男女老少, 都悄摸摸爱上了去别人做客,请别人来家里做客,大家坐一起说说闲话, 谈谈家里的孩子,不知不觉就说到元家两个孩子身上的行为。

    低调的满足了虚荣心,一家人整天神清气爽,因此更加迷恋这种感觉。

    元老爷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这几天走路带风,像是年轻了十岁似的,这种感觉在冯老爷和程师爷协子联合上门拜访后,达到了高、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