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符号(2/2)

    武帝顺着儿子的头发,满意的想着,既然儿子想去看赶考学子们的热闹,不若明日带他去大昭湖阁走走?

    把几张薄纸都点完,收了笔,武帝让众人再看文章。

    正说着,何总管进来报两相来了。等两相进来,一把年纪的两人满头大汗,跟跑了个马拉松似的,武帝心知怕是禁卫前去相请策马进的宫,让小侍上了茶水,等到二人气息平静了,方把姬苏的文章递与二人传看。

    这下两相与先生们更是打足了精神来重头读阅文章。通篇读下来,两位重臣与四位先生俱是面露震惊,几乎被某种猜测震飞了心神。

    不过陛下一提醒,再仔细一想这个历史上便是圣贤都没有想到过的标点符号,四位先生心底又莫不激动异常。

    姬苏还曾经想着什么时候把这个事给提一提呢,结果根本不用提,先生们太给力了,必须点赞。这傻娃娃,一点都没想到全是自己害怕被发现异常,就只好下意识句与句间隔了一点点距离,忍不住时悄悄滴一滴细墨的功劳。

    那边有自己开立的书局,正好可以去瞧瞧里头的生意。

    等姬苏参加完社日大祭回了宫,就发现自家四个先生简直像十多岁的脑残粉一样等在了大殿之外,看到大佬两眼恨不得化成钛合金丝灯泡,刺得姬苏眼都要瞎了。

    洪审等人亦点头:“陛下明察,吾等万不敢欺瞒。”

    “吾儿这小习倒是好,竟于无知蒙昧处解决了书卷不分段句之阅读困难。四位先生既为苏之未来肱骨,朕令汝四人尽快把这顿停断句之事作出标点记号,传扬天下。”

    这下四人有些面面相觑,倒是洪审微微一怔,快速看了三人一眼,略有些迟疑的道:“陛下可是指……卷面不洁一事?”

    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等到二人看完,两人感叹:“二殿下如此年纪竟有如此奇思妙想,未来实不可测也。”

    两相一愣,又把文章拿起来细细重读了一次,方不太确定的道:“这卷面与文字之距……?”

    挥退侍人与总管,武帝提笔,凝神看着姬苏的文章,久久忽然挥笔急点。

    他一提,其他三人反应过来,谢必为姬苏作解释:“人有细微小习,吾等观二殿下平时练字抄文尚好,此次首次自己作卷量字裁文,这小习便出来了,偶尔会于文字空隙中微顿或拉开距离,吾等训斥然不能改,私以为若按殿下此习阅文,竟是清楚……”

    两相揖首:“陛下圣明,臣以为,等四位先生编定标点记号,再叫人把那些世家文章一一标注送上门去,辅之陛下方才振聋发聩之言,必使尔等痛悔涕零。”

    等姬苏的手被武帝从自己眼上拿下来,姬苏就听到武帝道:“汝四位先生彻夜想出来的东西,汝瞧瞧,可适用?”

    武帝拿着文章又问:“此文章可经过尔等眼目?可发觉有何不同处?”

    *************************************************

    史则之上前道:“确实为殿下亲思亲言,吾等仅助之以言词辟用,殿下反复思量,方得此篇。”

    标点是个小得根本不起眼的东西,但若创想出来,却可利天下学子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背记文章,何止利民,简直是为天下文人可传唱之伟举。

    武帝又看向两相:“此事明日朝上朕欲提出,两相以为如何?”

    春社: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然此后又有官社、民社之分。

    标点符号啊,有了这东西,我读、写、顿、背,保证感情抑扬顿错,分分钟化身中央台节目主持人你们信不信?

    四位先生:“……”陛下,两位相爷,你们这样光明正大的讨论拿我们学生作筏子嚣张的打压世家收买天下学子赞叹臣服,这样好么?

    轻笑一声,武帝指着文章道:“世家守着祖上大贤所作圣贤书,有些竟愿以家族百年根基与人命来违抗朕之天下学子皆可习圣贤之书、闻圣贤之声之令,自以为守着祖宗的基业便能流芳百世永享昌名,却是连朕一子都不如!”

    “圣贤圣贤皆是人,既为文人,为那往圣继承绝学之时,亦要有破旧创新自己成为圣贤叫人传颂天下之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两人看着不时微含下鄂,转到读阅微表情时脸上微微有丝变化一闪而过。

    学生是未来的帝王,作为先生出身并不很好,陛下此举,又何尝不是借殿下无心的小习之举,为自己四人作个台阶让自己等人现身世人面前,固实四人的地位,辅就将来入朝为官的桥梁呢?

    古代春社日,官府及传统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里中有饮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礼记.明堂位》:“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

    武帝静静听完赞美儿子的话,才敲了敲案几问道:“邑相,宋相,可从此文章看出有何隐藏之物?”

    一时书房内静默无声得可怕。

    闻言姬苏定睛一瞧:好家伙,先生们就是先生们,我膝盖送上绝无二话。

    拿着编写了符号与用途的标点符号0.1简陋版,姬苏高兴得笑起来。

    “若把这些地方稍作停顿,再通读文章试试。”

    又有说法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一说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着名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着称。他是我国现代标点符号的发明人,为读书断句提供了方便,后传到欧洲改进成现在标点符号。

    让四位先生把他们方才说的对两相说了,武帝拿起其中一张纸,指着两个字之间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像是无意中点上的黑墨点让几人看,又指着好多处仔细看会发现字距拉开一些的地方。

    “尔等都下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